在企业最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

——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炭素厂创先争优活动侧记

2011年11月03日 9:16 439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本网讯: “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企业最需要的地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炭素厂73名党员响应公司党委号召在技术引进、技术研发、技术攻关的主战场上,用实际行动展示着与时俱进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新战场
  目前,提升技术水平、生产优质阳极是炭素厂的中心工作。因此,围绕中心工作,攻克技术难题便成为了炭素厂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战场。
  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和集成创新党员干部必须全程参与;每名总支委员挂钩一个支部;每个技术攻关组必须有党员干部参与;每名党员至少承担1项自主研发课题;每月对党员的攻关和研发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和考评……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于是,焙烧天然气节能新技术全面推广、集成等一系列任务被党员干部承担,提升二氧化碳反应性、空气反应性、阳极体积密度等一系列指标交给了攻关组,降低残极灰分、优化煅前配方、提升球磨质量等一系列课题压在了党员身上……
  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技术水平必须高出一筹,他们坚持定期对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进行技术培训,并邀请国内炭素知名专家进厂举办了5场培训会;搞攻关、搞研发必须有相应的支持,他们借助专家力量,搭建攻关平台,提供研发支持,鼓励党员搞实验,奖励成功,宽容失败……
  战场上的每一名战士都有了任务,都有了装备,都有了拼劲……

  新作为
  9月的一天,杨从国带着几个人走进焙烧一车间中控室。这位厂机关检修站党支部书记、生产管理科主管正在组织他的技术团队测量焙烧节能技术应用以来的最新成果。这项技术应用以来,不但提升了焙烧块质量,而且使天然气单耗得以明显降低。杨从国对这项技术的引进应用全程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他正在组织集成这项技术,使其逐步转化为自有技术。
  “生阳极体积密度达到了每立方厘米1.62克!”看着最新的生产报表,成型车间党员攻关组骨干吕二鹏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但随即又眉头一皱,赶紧叫了几个人走到混捏机前。他高兴,是因为阳极体积密度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这个指标是他们这个攻关组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开了20余次技术研讨会、开展了5次试验、解决了10多项技术难题之后才取得的。他皱眉头,是因为阳极抗压强度有些下滑,这将会影响阳极质量。他赶紧叫上他的攻关组成员进行会诊。新的攻关任务又将开始……
  张昌荣,焙烧一车间党员,中等身材,相貌平平,见到他时你绝对想不到他会是全国有色行业技能大赛焙烧调温工的获奖选手,并在炭素厂举办的“阳极工之星”调温工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但当你与他交谈时,会被他滔滔不绝的技术理论所折服。比如,他看了一眼火道的颜色,然后说:“这条火道温度已经1170度,要进入保温状态了。”我们有些怀疑,拿着专用测温枪一试,显示温度是1168度,仅相差2度。当我们佩服不已的时候,他却说:“这只是个小儿科,不算什么本事,我们要干的事多着呢!”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善于总结,敢于创新,总结了一整套行之有效、便于掌握的调温技术,促进了焙烧曲线优化,提升了熟块质量,并带出了一大批徒弟。
  “舞台有多大,党员作用就有多大!”组装车间党支部书记张喜荣这样说。炭素厂的基层党组织特别重视为党员压担子、搭平台和创条件。他们对每名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承诺的量化指标进行定期追踪,关注每名党员在参与技术攻关中发挥作用的情况,借助多方力量帮助和支持党员搞攻关和搞研发。他们还根据中心工作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今年各党支部共组织开展了30余次活动,有力促进了中心工作。
  ……

  新收效
  事实上,炭素厂近两年引进的20余项新技术都是在党员干部的全程参与下组织实施的,使炭素厂站在了行业技术最前沿,极大地促进了技术水平提升。除此之外,他们还全程参与了炭素厂自主研发的30余项技术,并发挥了骨干作用,其中节能环保固体沥青熔化装置、300KA铝电解槽配套的中粒级炭阳极、清理残极底部电解质的简易装置等3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在自主研发方面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提升阳极质量技术攻关中,各党支部的党员攻关组共承担了最重的14项攻关任务,全厂党员均背负研发课题。截至目前,这些已经有多项取得成果,为提升阳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炭素厂阳极质量指标和消耗指标较上半年大幅提升,阳极灰分降低40%,阳极电阻率一级品提高20%,真比重提高了0.03g/cm;石油焦单耗降低10kg/t,天然气单耗降低20Nm3/t,动力电单耗降低10kwh/t,特别是电阻率一级品率、阳极灰分一级品率、生阳极体积密度、细残灰分、熟块真密度等5项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党员队伍的贡献非常突出!”炭素厂领导这样说。
  “不但要不怕苦、不怕累,更要懂技术、搞研发、搞创新,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得更大一些,这才是与时俱进的党员形象!”党员这样说。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