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原平以新型铝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2011年10月26日 14:37 740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今年以来,原平在忻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山西省委转型跨越发展战略部署和忻州市“三五”工作总要求,紧紧围绕“扭住跨越发展,挺进全国百强,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富饶宜居家园”奋斗目标,继续打好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项目大会战、教育大整顿“四大战役”,深入实施创建园区、振兴教育、治理滹沱、改造化二“四大工程”,团结和带领原平全市人民,创新攻坚,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跨越翻番的良好态势。
  1~9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4.2亿元,同比增长58.6%,提前3个月超额3%完成忻州市下达的全年财政收入任务,预计到年底可突破20亿元,GDP突破100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增长,居忻州市前茅。
  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原平坚持不懈狠抓项目建设,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一、解放思想,高点谋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
  牢固树立“工业立市、项目强市”理念,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以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为主攻方向,全面激发转型跨越的内生动力。
  一是大力度解放思想。按照袁纯清书记关于转型发展的要求,坚持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发展大跨越,以思想转型为先导推进干部转型,先后两次组织领导干部赴山东、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激发动力,引导原平全市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放宽眼量,放胆争先。
  二是全方位招商引资。坚持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和建设四位一体,统筹推进,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原平市储备“十二五”项目473个,总投资1600多亿元。今年启动实施项目96个,总投资334.9亿元,已有94个项目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55.3亿元。特别是抢抓会展机遇,主动出击,借势发展,积极备战中博会、旅博会、农博会,已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453亿元。
  三是高起点培育产业。立足原平市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坚持做大做强“铝业、电力、煤化工、机械制造”四大主业,倾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新型铝业以煤矸石发电为切入点,筹备上马晋北铝业三期项目,延伸煤-电-铝产业链,发展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铝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电力产业依托同华电厂建设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不断延伸煤-电-建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风电项目,积极推进绿色转型。煤化工产业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载体,沿“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要素流动路线,构建“洗煤-焦/气/液化-化工”的主循环产业链,以及“洗煤-焦化-钢材-建材”等衍生循环产业链,实现区域产业循环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拟整合我市100余家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泰宝密封公司上市发展,打造全国最大的替代进口密封件生产基地。通过坚持不懈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原平市铝业、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制造多元支柱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二、龙头引领,创新驱动,强势推进百亿级工业园区建设
  紧紧抓住转型综改试点的历史机遇,按照“全循环、抓高端、多联产”的发展目标,推动大园区承载大项目、大项目引领大跨越。
  一是倾力打造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目前一期20平方公里的规划全部完成,万亩起步区正在建设,园内“两纵四横”干线公路基本建成,通气、通电、通网络等基础工程已全面铺开。现已入驻千万吨洗煤、短流程铸造、新型煤化工、钢结构4个入园项目;已经签约丁基橡胶、太阳能光电、有色金属3个项目;正在洽谈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等9个项目。整个园区将用5年时间建成总投资突破300亿元、产值和利税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吸纳万余人就业的新型工业园区,形成原平北部新型二三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区,实现工业新型化和市域城镇化的双提升。
  二是加速推进生态铝工业基地建设。晋北铝业公司已形成300万吨氧化铝规模,成为全国三大氧化铝生产基地之一。原平正在积极争取总投资396亿元的三期60万吨铝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尽快获得核准,打造年产值500亿元、利税50亿元的生态铝工业园区。
  三是加快培育煤电产业集群。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贾庄百万吨井田开发,积极推进总投资近50亿元的同华电厂二期2×660兆瓦机组前期工作,启动实施总投资55亿元的国电、华能、华润风电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已与大唐集团签约。通过园区产业集聚,将有力推动我市经济绿色发展、集约发展、转型发展。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