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玛突破—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勘查开发调查报告(上)
2011年09月27日 13:32 14510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铜资讯
大整合结束甲玛矿区“烂泥塘”局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有过一段矿产资源开发“有水快流”的时期,各类主体“一哄而上”、乱采滥挖。甲玛矿区的最初开发,正好赶上了这个时期的“尾巴”。
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甲玛沟的藏族群众以善良、好客和祈盼之心,迎来了第一批矿产开发者。这些怀揣淘金梦想,却缺乏资金、技术和资质的开拓者,拍着胸脯向当地老乡许诺:“我们会让你们富起来的,等矿山建起来,你们就不用干农活了。”然而,10多年过去了,淘金者们来了又走,不知换了多少拨,却始终没有兑现他们的诺言。那些渴望过上好日子的藏族老乡们,依然弯腰劳作在青稞地里,生活没有太大的变化。
发生较大变化的,是当地的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
由于进入甲玛的几家采选企业争抢资源、各自为战,原本宁静的甲玛沟变得闹哄哄,几乎成了个“烂泥塘”。这些企业采富弃贫,随意排水,乱扔垃圾,不仅破坏了草场,还污染了水源,导致牛羊死亡事件时有发生,矿群纠纷接连不断。
对甲玛矿区的情况,自治区相关部门十分关切,但考虑到种种因素,特别是为了鼓励地方经济发展,一直没有采取强硬措施。
直到2007年,转机才终于出现。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和优质矿产业,是实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点。”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了“引进一些有实力、有信誉的国有企业参与西藏矿业(000762,股吧)勘探开发”的总体思路。
恰逢其时,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制定了“以金为主、多金属开发并举”的战略目标,并将目光投向了矿产资源潜力巨大的雪域高原。
2007年夏天,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获得悉藏自治区准备整合甲玛矿区的消息后,立即与西藏方面接洽,表达了联合整合开发甲玛铜多金属矿的意愿。2007年10月2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双方负责人正式签订了《关于联合整合开发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的意向书》,决定由中国黄金集团控股的西藏华泰龙公司具体负责实施甲玛铜多金属矿的开发建设。
为扫清障碍,自2008年初开始,华泰龙公司历时半年,经过40余次谈判,完成了甲玛矿区的矿业权整合,共涉及4个采矿权、5个探矿权、8个矿业权人和15支包工队;并办理了2.1559平方公里的采矿权证和144平方公里的探矿权证,矿业权整合及股权并购共花费资金15亿元。
至此,甲玛矿区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历史性转变。甲玛铜多金属矿的勘探开发,也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