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行业结构调整大势所趋

2011年09月26日 15:6 907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高电力成本影响铝企发展
  电解铝工业主要是属于能源—电力趋向型工业,氧化铝和能源价格是电解铝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氧化铝原料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33%,能源成本占比为39%,人工成本占6%,其他生产原料成本占13%,其余9%则是生产必须的其他成本,因此,电力来源与保证供应是电解铝产业的命脉。
  2006年,我国电解铝产量935万吨,总耗电量1372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消耗总量的4.9%,而总产值不到全国GDP的1%,成为首屈一指的高耗能行业。2010年,我国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为13979千瓦时/吨,行业平均用电价格超过0.45元/千瓦时,折合美元约7美分/千瓦时,为全球之最。
  国际电解铝工业发展经验表明,若电解铝生产的电费超过铝的制造成本30%,将是电解铝生产的临界电价值。国外电力成本在电解铝总成本中约占25%~30%。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在确定电价时,都要求电解铝成本中电费额不大于铝价的20%。随着劳动成本、金融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不断增加,中国电解铝产业的竞争力在逐步降低。
  特别是2011年3月以来,“电荒”席卷多数南方省份,浙江、江苏、江西以及广东陆续实行了限电政策。与此同时,北方铝企同样不轻松,一方面由于煤等能源价格上涨推高铝企自备电厂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电力供应逐渐趋紧也是不争的事实。以国内最大电解铝生产省份河南为例,随着夏季用电高峰到来,电解铝公司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除了电力供应紧张,电价上调也让多数铝企业处于“煎熬”的窘境。对于电解铝生产企业而言,企业利润对电价具有极高的敏感性。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要求取消电解铝等行业的优惠电价;2011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上调了山西、青海、甘肃等15个省市工商业、农业用电价格。目前,电价平均上调0.10元,国内吨铝成本上升1400多元,一些缺乏电力成本优势、年产10万吨以下、产业链相对较短的小电解铝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总体来看,发展电解铝工业不仅要求有量大、稳定的电力保证,而且要求电价低廉。电力成本推动产业转移将是大势所趋。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