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伟人嘱托 树立行业标杆
——写在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平果铝)成立20周年之际
2011年09月26日 8:42 10919次浏览 来源: 人民网广西频道 分类: 铝资讯
科学发展:不给地球留“伤痕”
世界著名科技杂志《连线》曾以“从太空看地球十大伤疤”为题,报道人类在地球留下的最明显的“疤痕”——露天矿场。
平果铝土矿为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种,矿土共生矿层薄,俗称“鸡窝矿”。这些特点带来了采矿作业点多面广、采场作业面推进速度快、采矿占用土地面积大、用地速率快等难题。平果铝矿山按照目前用地量计算,最终将用地10万亩,相当于平果县总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由于平果铝矿区都在大石山间,土层较薄,如采空区不采取措施复垦,恢复植被,10万亩的土地可能石漠化,在桂西北青山绿水间留下一个巨大的“疤痕”。
不能给地球留下一个永远也抹不去的“疤痕”!为此,平果铝人下大气力,进行矿区复垦,将采空区的乱石滩变成良田、还地于民。
截至2010年底,平果铝已完成了100多个采场采空区的复垦,经国土资源部门验收的复垦面积达4925.3亩,采空区复垦率100%,实现了矿山生产用地与复垦的动态平衡和采矿用地“占地、采矿、复垦”的良性循环。
采用复垦新技术,使数千亩乱石交错的采空区变成了耕地。但由于现行国家土地政策等客观原因,将近4000亩矿山复垦地归企业所有,无法回到矿区失地农民手中。一方面企业每年要支付高昂成本维持闲置土地肥力,而大量复垦地闲置无用,成为企业累赘;另一方面是矿区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没有基本生存保障,“人—矿—地”矛盾日益突出。
为此,平果铝积极争取开展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将矿山用地方式由“征收”改为“临时用地”。新模式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目标,较好地解决了因采矿占用土地,导致矿区农民永久性失地的难题,实现了政府、农民和企业多赢局面。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