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一五期间铝型材产业发展
2011年09月23日 16:20 782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铝资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新发展机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明确优先支持的七大产业是:1、节能环保;2、新一代信息技术;3、生物工程;4、高端设备制造;5、新能源;6、新材料;7、新能源汽车。以上7 个新兴产业与有色金属行业密切相关,铝及铝合金与航空航天、能源资源、信息技术、交通运输、重大装备制造等更是关系重大。所以,国家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必然会给铝加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发改委2011 年《产业政策调整目录》“有色金属”一章明确鼓励“交通运输主承力结构用的新型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材料及大尺寸制品”。有色金属加工,特别是铝加工已经成为近年来社会投资热点,不过,由于轨道交通发展所引发得铝材投资热,尤其应给予关注和正确评价。
轨道交通建设给工业铝型材发展注入活力
高铁:截止2009 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6552 公里,每天开行高速列车773列,居世界第一。按照此前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12 年将建成42条高铁客运专线,总里程将超过1.3 万公里,到2020 年将达到1.6 万公里以上。
地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十个城市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基础上,国家最新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轻轨)规划项目多达25 个,规划总里程达5000公里。考虑到国内高铁可能在国外高铁项目上中标以及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专家预计:2020—2025 年间,中国工业铝型材将迎来新的市场高峰。
轨道交通建设的拉动,使工业铝型材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大型铝材挤压机的选购、设计和制造如火如荼。2010 年中国在线运行和在建的5000 吨以上大型挤压机已经超过50台,分布于20 多家企业,国产和国外引进各占一半,产能7万吨/年;在线运行的8000 吨以上重型挤压机达到8台,到2012年8000 吨以上挤压机将增加到23 台,产能将达到21 万吨/年。
中国用于铝材加工的大型挤压机数量已占全球50%,居全球第一位。应该说,这一轮以轨道交通发展带动的工业铝型材投资热潮,促进了我国铝挤压材先进生产力建设,有利于产品升级、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产业集中度。
有关部门也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仍然斥巨资支持轨道交通建设,但是列车厢体用铝材市场总量并不大,包括动车和地铁在内一年不过10 万吨,而且这种需求呈较强阶段性,年用量和年增长率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都较差。按照罗百辉的估算,目前全国在建轨道交通用铝型材总生产能力约30 万吨,已经远远超过当前10 万吨∕年的市场需求量。此外,据资料显示,包括我国正在研制的大客和大货在内,目前全球各种飞机所用的航空铝材年需求量不过60 万吨左右,由于性能要求高,我国能够生产的品种及数量很少。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