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调整战略准备接受多样化外援

2011年09月13日 10:53 65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丰富矿藏成蒙古“经济外交”最大王牌
  蒙古国最大煤矿争夺战变数暗生
  围绕蒙古矿产资源的开发,多国企业都在争取机会。最近,中国神华集团参与竞争蒙古塔本陶勒盖煤矿一事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今年6月底,该矿确定由来自中、俄、美、蒙、日、韩6国、共计3家企业/联合体共同开发。
  但根据蒙古政府7月份发布的声明,中国神华与日本三井物产组建的财团将获得40%股权,由俄罗斯企业牵头新成立的俄罗斯─蒙古财团将持有该项目36%权益,而美国博地能源公司将持有剩余的24%权益。韩国出局。
  蒙古此举引发韩国强烈不满,韩国总统李明博此次访蒙据称就是为了重夺开采权。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专家陈山介绍,蒙韩双方此次签订了“蒙韩中期合作规划”,包含矿产领域的开发。但他同时表示,李明博此行是否会对韩企涉足蒙古战略矿开发生成影响,还有待观察。
  然而,本似尘埃落定的塔本陶勒盖煤矿争夺战却再起悬念。8月20日又有消息传出,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表示“因国民不支持,总统也无法支持”,将对方案进行重审。因此,最终敲定方案的时间预计将被大幅推迟。

  “没有中国参与的蒙古煤矿开发,是不健康的开发”
  这样一个变数暗生的谈判过程,或许暗含中蒙在矿产资源合作开发中的较量与博弈。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未开采煤矿,塔本陶勒盖煤矿此前已经历了8年的搁置。要从其中分一杯羹绝非易事。
  对此,前任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高树茂表示,如果蒙古国政策变化太快,将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人们疑虑。“神华在塔本陶勒盖煤矿合作方面,已做了十多年的努力。神华集团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众所周知,特别是在煤炭开采、运输方面,在中国是杰出的。这是最首要的条件。神华集团秉承中国企业的优良传统,经过十多年的谈判走到今天,应该说很不容易。如果因为一个简单的理由,单方面取消协议,对神华无疑是种伤害。”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蒙古的公路运输较为贫乏,铁路运输也十分有限,因此,运输成本的高昂导致这些煤矿的最大买家还是中国。高树茂强调:“没有中国参与的蒙古矿产资源开发,是一个不健康的开发。”
  他举了一个例子,蒙古有一个额尔登特铜钼矿,这些铜钼矿矿石洗完之后,大部分被运到了中国。但是中国企业直接从蒙古国购买的,却只占极少数,多数都被第三国、第四国买走。这些国家从中赚取了高额的利润。“这样一种多国盘剥、赚取利润的合作不会是一个健康的合作。蒙古如果真正想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应该放弃对中国的疑虑,坐下来和中国好好谈谈。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十分希望进口它的矿产资源,中国公司的进入,将会给蒙古带来真正的利益。没有中国参与的蒙古矿产资源合作,将十分有限,或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1] [2] [3] [4]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