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调整战略准备接受多样化外援

2011年09月13日 10:53 654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经济外交”构想:蒙古发展经济的战略新思维
  “国家战略大矿”新概念的提出
  苏东剧变后,蒙古脱离了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体系。由于失去了最重要的外来援助,蒙古经济曾遭遇严重滑坡。苏联时期,其人均GDP由上世纪80年代末的1000多美元下滑至90年代初期的300美元左右。其时,蒙古国内生产本来已十分畸形,尚未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生产链,而这个链条一旦断裂,就会生成很大的震动。
  这个震动主要体现在民生上,民众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食品等生活必备品奇缺,普通百姓的生活十分困难。那时去过蒙古的人说,蒙古的商店很凋零,什么都没有。
  在经历了长达六、七年的动荡期后,外国商品开始进入蒙古市场。高树茂2003年去蒙古国就任大使时,感觉当时的蒙古市场已十分繁荣。超市内不仅有中国商品,而且有很多外国商品,比如韩国的、德国的、日本的,乃至东南亚的一些商品都进入蒙古商店。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转型,这个国家逐渐消化了政治体制转型所带来的阵痛。
  2006年以后,蒙古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蒙古政府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其丰富的国家资源,来振兴经济发展。高树茂介绍,当时蒙古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2006-2015)》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比如,以开发矿产资源为首的经济发展思路,用矿产资源开发所得的资金积累,逐渐发展蒙古国高科技、旅游等其他方面的新思路。同时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又提出了“国家战略大矿”等新概念。“也就是说,蒙古国在思考本国发展的一条新轨迹和道路,我们看到了一个从根本上改变蒙古经济发展的大方略。”

  蒙古将成全球经济发展最快国家?
  近年来,蒙古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全球目光。位于蒙古南部省份的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和塔本陶勒盖煤矿,矿产储量在亚洲甚至世界上都位居前列。
  2009年和2010年,蒙古对其1994年制定的《对外政策构想》分别做了两个方面的重要更改和补充,一个是在政府例行会议上讨论制定了“外交经济化纲领”,另一个是把“第三邻国”外交政策以法律形式加以强化,两者均强调蒙古将利用资源开发等优势发展项目作为经济手段,来建立新的对外互利合作关系,尤其强调发展与“第三邻国”间的关系。
  由于蒙古拥有大量未经开发的矿产资源,有分析称,外国投资者的开采项目预期将在未来10年改变蒙古经济,蒙古也可能因此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对于这样一个拥有250万人口的国家,矿产资源的收入一定会给其国民带来极大益处。” 前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高树茂称。但同时,他也指出,作为未来的矿产资源开发国,蒙古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以保证资源开发所需的后续条件的稳定。比如公路、铁路、水源及供电等基础设施,都亟需完善。
  作为蒙古的国家政策顾问,海桑岱也认为,蒙古要发展,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例如,蒙古在对待外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及法律政策支持方面,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外国投资有一定的风险。“蒙古国只有在理清方方面面,制定出一个符合本国国情、开放合作的发展思路后,国家目标才能达到。”高树茂说。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