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疑点:中澳官商首场对簿间谍门
2009年07月24日 9:0 7705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王洁
悬疑点:两拓合资
此前,Colin Barnett曾担任过西澳的矿产资源部长,对于辖区内丰富的铁矿石资源有着透彻的了解。他向本报记者表示,他很能理解客户对于力拓和必和必拓将组建合资公司的担忧,以及中方对此的反对意见。
事实上,在力拓惹下“间谍门”之前,其拒绝中铝195亿美元要约、转投必和必拓怀抱之举,是另一个让中国钢铁业倍感不安的“元素”。
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Colin Barnett表示:“两拓建立合资公司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目前,两拓正在积极寻求审批过关,根据眼下状况来看,两拓合资之事很有可能成为事实。”
Colin Barnett称,力拓和必拓都是最大采矿企业之一,在西澳洲分别占有30%的铁矿资源。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双方就试图建立合资公司,但都没有成功。“这次很有可能就成功了。”
“从商业角度看,西澳州政府并不会阻碍建立合资公司,但也不会大力推进。当然,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种合资,因为一旦这么多资产为一个公司所有,会对其他企业造成影响。但是,事实上我们发现很多情况下中澳政府的关系变化是由公司行为和商业利益导致的。”Colin Barnett说。
但事实上,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中澳政府间的关系,也在促成公司和商业行为的发生。
据记者了解,为顺利搭建此次会议的平台,澳大利亚大使芮捷锐亲自写信给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华菱集团董事长李效伟则告诉本报记者,是受大使之邀特意前来。
沸腾点:投资机会
与大多数人闻“力拓”即沉默相比,在谈及澳中投资机会时,情绪则很容易就被点燃。
7月22日刚与西澳州长Colin Barnett会面的中铝公司总经理熊维平表示:“资源不可再生,所以我觉得矿业的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这也是我们对长期投资矿业有信心的表现。”
而包括金达必董事长George Jones、Aquila资源公司主席Tony Poli、Oakajee港口和铁路公司CEO Christopher Eves在内的澳方代表,除了继续宣扬澳洲铁矿石资源的优势,也纷纷向中方企业推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会。
Christopher Eves表示:“在澳大利亚,如采矿业等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既重要,也受欢迎。中国企业不一定要拥有矿产的所有权,还可以考虑基建投资的巨大利润。”
熊维平则告诉记者:“中铝对西澳的关注,不完全是铁矿石,主要还是有色金属。而如果中铝有项目,肯定也会有兴趣与当地政府洽谈,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设施,是政府单建,还是共同合作。”
David Dukes告诉记者:“澳中之间的投资活动一直在进行,今天一天,关于这一话题的研讨会就有三场,下周还有两场。”
澳大利亚贸易及投资署大中华地区资深投资专员王恒岩向本报记者介绍称,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底前,中国在澳累计投资达到了62亿澳元。“去年的投资统计还有待时日,但是在过去18个月内,仅中国企业赴澳投资申报项目的金额,就已经达到了28亿澳元。”
对于业内因赴澳企业太多、恐引发无序竞争的担忧,国家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司长孔令龙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第三方看来,我们的企业是一窝蜂地走出去,所以我们现在也有一些考虑,希望企业在正式签约、谈判前能与发改委进行沟通,我们来充当中间协调人的角色。”
他表示,这一协调机制事实上早已存在,但现在更需要得到强调。“为方便企业申报,发改委已开通了网上申报功能。”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