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赤诚情怀

——记原山西铝厂工会主席、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周生

2011年07月01日 15:46 535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他有着不凡的人生经历。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西南剿匪;担任过贵州省剑河县副县长、昆明冶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山西铝厂工会主席。
  他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离休后担任企业“关工委”主任,积极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闲暇时挑担拾粪,下地种菜,自给自足,惠及友邻;平日里口挪肚攒,省吃俭用,一件褪了色的蓝布中山装一穿就是20多年,一双解放鞋已找不到鞋底花纹的痕迹,一个老式保温杯用了30年……却先后拿出6万多元,用于支援灾区、捐资兴学、帮助困难职工。
  他有着辉煌的人生经历。2009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山西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在建党90周年前夕,中铝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熊维平赶赴山西企业,专程上门看望慰问,赞誉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公司离退休职工的榜样”,并送上美好的祝福,祝他“健康长寿,快乐生活,家庭幸福”。
  他,就是年届90、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周生。

  一颗红心  满腔赤诚
  从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年代走过来的周生,经常说,他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是党培养了他,党就是自己的母亲。他以《党章》为标准,时刻对照检验自己,认真履行党员责任和义务,坚决执行党组织交办的工作,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
  周生交纳党费,从来不让找零,有零头他就往上入成整数。他说,党是自己的母亲,哪有儿子跟母亲斤斤计较的。
  七一前夕,周生想再次交纳两万元党费,祝贺党的90岁生日。可却突然病倒了。他只好通过电话,向离退中心领导表达了这个心愿,希望组织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老人已经病了好几天,开始不进饮食。大家要送老人去医院,老人坚决不同意:“我老了,没几天活头了,看病是要花钱的,不要再给组织和国家添麻烦。”
  大家急中生智,告诉老人:到医院接受治疗是组织决定,您不去医院就是不服从组织安排。老人才答应去医院,但同时提出两条要求,一是不准组织探望,二是不允许车接车送,让儿女推轮椅送他去医院。
  经过全力救治,老人病情趋于稳定。在医院的病床上,老人用颤抖的手给党组织郑重地写了封信,再次表明自己要缴纳两万元党费的决心。

  一身正气,不徇私情
  周生说,共产党人最讲大公无私,绝不能沾国家半点光。无论是女儿招工进厂,还是孙女调换工作,只要他觉得不符合规定,从来都是坚决制止。
  1980年,养女嫁到附近村里,用村里的招工指标进了厂,成为山西铝厂一名工人。那时流传一句顺口溜:只要认识人,就能走后门。好多人进厂后,千方百计找熟人打招呼,想找一个好岗位。从不求人的周生,这次给劳资部门开了口:“让她拉土去!多锻炼锻炼。”
  在周生的“特殊关照”下,养女被分到工程公司,在荒草连天的放马滩上干起了场平工作,每天往返几十里,上一天班喝不上一口水,不满一岁的儿子在家嗷嗷待哺。工程公司领导将她调到厂区干起了保管。不料,这件事被周生知道了,火冒三丈:“那么多人都能拉土,她就不能?她从哪儿来的,再把她给我调到哪儿去!”
  养女只好服从分配,来到检修分厂三班倒,看大门。夜晚,放马滩上狂风怒吼,刮倒了围墙,她手拿电筒,顶着狂风,流着眼泪外出巡场,查看基建物资的安全。
  对于最疼爱的孙女,在工作上,周生也从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孙女几次央求他给厂领导打个招呼,给自己调换个工作,但周生总是用一句话给挡了回去:“你有个工作就不错了,还想干什么呀?”

  忠肝义胆  侠骨柔肠
  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和热爱的周生,对人民同样怀着深厚的感情;对老伴和子女要求苛刻的周生,在内心深处也藏着一份深深的牵挂和关爱。
  在孙女记忆中,瘦弱的爷爷刚强硬气,轻易不掉泪。而爷爷却为几件事流泪了。
  每当周生讲到自己的革命经历,说到为建设新中国牺牲的烈士时,便不能自已,哽咽落泪。
  1998年,了解到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的消息后,周生哭了。他将省吃俭用、积攒多年的存款连同利息凑齐5000元,寄往灾区。
  2000年,周生得知曾经工作过的贵州省剑河县久仰乡群众的生活仍然贫苦,孩子上学难、受教育程度低,又一次流泪了,拿出2.2万元钱建立了希望小学。
  2006年,与周生相扶相携,革命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也吃苦了一辈子的老伴静静地走了。周生哭了。他将老伴的骨灰盒放在自己枕边,上面方方正正的覆盖着一面小党旗。
  2008年汶川大地震,周生再次落泪。身患肺气肿,行动极其不便的他主动捐款500元,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
  2009年春节前夕,老人再次向企业捐赠1万元钱,帮助离退休困难职工过春节。在捐赠现场,两名困难户得知是周生用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帮助他们时,当场落泪并坚辞不受:“看看老人吃的、穿的、过的日子,我们比他要好得多,怎么好意思接受老人的捐助,还是把这钱让给更需要的困难职工吧。”听到这话,老人眼角湿润了。

  艰苦朴素  勤俭传家
  周生帮助别人时慷慨解囊,但在对待自己和家人时,却“抠门”到了极点。他给自己定下“五不原则”,不买家具、不买衣服、不修房子、不买高档电器、不买高档食品,节省下来的钱,全部捐给了最需要的地方。
  与周生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老人节俭朴素已经到了近乎令人不解。
  周生岁数大了,经常需要暖暖身子,可他连几块钱一个的暖水袋也舍不得买,总是用输过液的葡萄糖玻璃瓶子灌上热水取暖。
  老人经常咳嗽吐痰。他嫌用卫生纸太浪费,便让儿媳妇拆几个口罩,把纱布缝在布上,反复使用。
  老人家里门上的纱窗,全都是用一小块一小块的窗纱边角料缝接而成。一年到头,老人最丰盛的一顿饭就是年夜饭。只有这顿饭,家里的饭桌上才能破天荒地摆上五个菜:一个炖鸡、一个炖鱼、一个红烧肉,另外两个是炒青菜。
  老人心中没有他自己,却始终装着党、装着国家和人民,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七一前夕,他郑重缴纳了两万元钱党费,以自己的方式庆祝党的90岁生日。他说:“我为党做贡献的时间不多了,钱是党和人民给的,我要回馈给党和人民。祝愿党把共产主义事业坚持发展下去,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下去,增强党的凝聚力,做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他将一枚鲜红的党徽端端正正地别在衣服的左胸口处。因为,那是离他心脏最近的地方!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