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个新山西 煤炭大省转型跨越做大非煤产业

2011年06月29日 9:17 423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狠抓生态建设,三晋重现山清水秀好风光
  清新的空气、秀丽的风光、优美的音乐,让人心情格外舒畅。在山西省临汾市汾河生态公园,年过花甲的郭建设用双手捧起汾河水,激动得热泪盈眶:“真想不到还能再看见清凌凌的汾河水啊!”自今年“五一”前夕公园开放以来,郭建设每天早晚都要来这里看看。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40万平方公里,因水纯净甘醇,养育了近一半三晋儿女,被尊称为山西的“母亲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汾河水量不断下降,水质日渐恶化,到本世纪初,汾河成了“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病河。
  “解决不好生态问题,不仅是失职,更是犯罪!”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王君如是说。抓生态建设,山西首先启动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程。工程按照流域生态功能要求,上游侧重水源涵养及保护,中游侧重水土保持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中下游侧重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相结合,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实施。近期阶段是在两年内投入150亿元实施河道生态修复、流域生态整治、污水处理等十大治理工程。
  执行省委、省政府决策,各地毫不迟疑。汾河源头的宁武县“舍小家为大家”,当年就关停了流域内的26座煤矿。临汾市举全市之力对汾河进行治理美化。晋中市从关停两岸3公里内的污染企业入手,全面整治污染源。经过两年的努力,断流了十多年的汾河“清水复流”。
  汾河再现长流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2+10”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全省的山山水水。阳泉市围绕“宜居城市”建设,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改造、扬尘治理、重点污染源关停搬迁等工程,先后建成了热电联产、燃气利用、垃圾处理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关闭了娘子关电厂、国阳一电等污染企业,完成了592家工业污染源治理任务。随后又投入3亿元,对市区周边26座、4300亩矸石山进行综合治理,给昔日的“火焰山”披上了绿装。污染少了,绿地多了,阳泉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去年二级以上天数达到了348天。长治市大力实施“山川绿起来、河水流起来、空气清起来、环境美起来、经济循环干起来”的“五起来工程”。实施的结果,长治变成全国闻名的“园林化城市”、“宜居城市”和“魅力城市”!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唱出了山西人的自信和自豪!如今,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山西一定会屹立在中华大地上!

[1] [2] [3]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