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订单全线下滑 陷入降价增产恶性循环
2011年06月28日 9:29 353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相关新闻
夏至后的一场暴雨,让北京百子湾钢材市场变得更加冷清。
一家专营板材的贸易公司负责人李宏告诉记者,即使不下雨,一天的客户也就比现在多2到3个,而且来的客户多半都是询价的,真正的买家有时一天也未必碰上一个。
“现在的钢材售价,最多只能跟出厂价打平。最近钢企频繁降价,我们变成了高成本的受害者。市场上没有强劲的需求,产品自然卖不动。”李宏6月24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各主要钢企的钢材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倒挂。部分品种的热轧卷,市场销售价格与钢企最新出厂价相比每吨低200元左右。
由于对未来预期的悲观态度,很多贸易商都减少了7月和8月订货量,这让钢企日子更加难过。
“7月份将是今年最困难的一个月。”一家大型国有钢企的总经理告诉记者。
不分大小钢厂 降价已成风潮
中钢协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历史上创纪录的6.27亿吨,但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不足3%,下滑到近年来的最低点。
与以往钢材降价不同的是,这一次的降价让中小钢企也感受到了“寒意”,纷纷跟随大型钢企一起下调7月份钢材出厂价格。
近日,包括钢铁产量第一的国企河北钢铁(000709,股吧)集团、民营钢铁老大沙钢在内的全国27家钢企发布了调价信息,不管是建筑钢材价格还是汽车用板材价格,均出现下跌。
沙钢出台的钢价政策显示,6月下旬,高线、螺纹钢以及盘螺报价每吨下调50元至80元不等;河北钢铁集团报价显示,中厚板、热轧、冷轧等部分产品价格每吨下调100元至200元不等。
山东一家钢企中层告诉记者,公司的高层天天都在说“形势严峻”,这次看来是真的严峻了。
6月21日我的钢铁网钢材综合指数为175.2点,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28%。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指出,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不佳的下游需求影响下,钢材市场继续弱势,市场价格难寻有力支撑,跌势不改;目前商家心态普遍较为悲观,由于远期价格的持续走低,商家对于短期市场并不看好,再加上快要临近月底,预期资金压力较大,商家套现意愿明显增强,预计国内钢材市场全线下行的格局仍将延续。
据了解,钢价下跌与国内外金融环境趋紧不无关系,同时,钢厂开工率高企产量增加,而建筑及工业全面步入传统淡季,有效需求继续趋弱,影响了钢价。
业内预期国内钢材市场全线下行的格局仍将延续,部分品种的累计跌幅将达到10%。
“形势严峻”所言不虚。在中型钢企方面,确实已经有部分钢企开始进入减产状态。
“由于近一段时间钢材的订单太少,据我了解,南方和北方都有中型钢企减产,这已经快成普遍状态了。”上述山东一家钢企中层说。
事实上,钢企此次降价之前就已经“硬撑”了一段时间。
由于上半年钢企不断上调出厂价格,导致价格高涨,但由于需求不大,钢材销售难度不断加大。
李宏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很多钢企都给贸易商进行补贴,这种补贴是指以结算退补的方法,即在下个月贸易商付订货款时将补贴算进去。实际上,即便有补贴,钢材也卖不出去,尤其是板材,销路更不好。
据了解,一些大型钢企都有针对贸易商的补贴,每吨补贴金额在100元至300元之间。
“钢铁产能过剩已经非常严重,在低利润的情况下,钢企拼命增加产量以实现总体收益,并不会减产。上半年,河北等地的中小钢企开工率甚至达到90%以上。钢铁业怎么可能有高利润?除非经历像2007年一样的极好行情才可能使钢企的利润提高。”一位不愿具名的贸易商认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我国钢铁产需矛盾仍很突出。
中钢协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了历史上创纪录的6.27亿吨,但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不足3%,下滑到近年来的最低点。
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一位退休的老专家告诉记者,中国钢铁行业这种“产量增长、利润下降,最后不得不依靠降价维持”的局面,已让该行业的调整转型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