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平稳
2011年06月15日 8:59 8071次浏览 来源: 人民日报 分类: 铝资讯
如今,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犹如数字的揭谜会,因为通胀是明白无误的事实,人们似乎更想知道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究竟是不是坊间预测的5.5%。其实,无论是CPI的涨幅,还是工业增加值、投资以及消费的增幅,各项数字对分析当前国民经济的走向同样重要。
CPI同比涨幅创新高,但环比数据也释放出积极的信号
5月份CPI“破五”没有悬念,结构也未发生明显改变,照样是食品类价格唱主角。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5月份CPI同比上涨5.5%,环比上涨0.1%,同比数据比上个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5月份食品价格上涨是11.7%,影响CPI上涨是3.5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涨幅的63.6%,非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是34.6%。在食品价格中,5月份主要是生猪和鲜蛋涨幅比较大,5月份生猪同比价格上涨了40.4%,对CPI的贡献将近20%。”
5、6月份,部分地区旱涝急转,极端恶劣气候是否会造成粮食减产、从而推动物价上行?盛来运分析认为,旱涝急转成灾,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需要进行系统的评估。他认为旱灾可能影响湖南、江西等地方的早稻,但是早稻在我国粮食构成中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去年全国早稻产量不到630亿斤,在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不到6%。
“尽管这次大旱,包括近期发生的涝灾,会对粮食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要小于预期。这几年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重视农业的投入,所以现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基本上稳定在一万亿斤以上。再加上我们粮食生产连续7年的丰收,储备充足,所以对物价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盛来运说。
盛来运认为,尽管5月份CPI同比涨幅创下新高,但是环比数据也释放出积极的信号,表现出价格前期过快上涨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从国际市场来看,5月份大宗商品的价格在高位运行;从国内来看,遭遇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影响,人们的通胀预期有所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物价上涨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这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是我们还要保持警惕,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比较大。”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