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罐式煅烧炉余热发电工程项目通过鉴定

其技术在铝用预焙阳极行业中达国际先进水平

2011年06月07日 8:17 539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本网讯    5月27日,由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炭素罐式煅烧炉余热发电工程(4.5MW)”项目,通过了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铝用炭素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电解铝工程承接与设备生产的企业。公司于2005年在山东临邑投资建设了现代化铝用预焙阳极生产基地,公司一、二期工程年产为 15万吨铝用预焙阳极。随着2009年三期工程扩建竣工投产后,使索通公司的预焙阳极年生产能力达到了年产30余万吨的产量,生产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据了解,该项目是利用铝用炭素罐式煅烧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1000℃以下的高温废气作为热源进行余热发电,在不增加生产能耗的前提下,整个热力系统不燃烧任何一次能源,电站的产品-电力直接用于公司的生产及生活用电。
  通过听取汇报、审查资料、质询和讨论,参与此次项目鉴定的专家一致认为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5万吨预焙阳极罐式煅烧炉余热发电项目提高了公司整体资源利用效率。项目建成投产后,平均余热发电量为3500万kWh/年,约占全厂用电量的90%左右,节省标准煤1.16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20万吨/年。该项目工艺流程合理,技术成熟,环境效益好,经济效益显著,总体技术在铝用预焙阳极行业中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在全球能源紧张,日益短缺的情况下,罐式煅烧炉煅烧质量高,烧损少,余热利用高的优点正越来越受到国外预焙阳极同行的关注。同时煅烧炉余热发电的成功运行可以形成示范效应,促进和带动国内同行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热情和发展动力,推广该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带动全行业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做出重要的贡献。    此次鉴定会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秘书长于亚杰主持,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张国成院士担任委员会主任。专家组成员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涛、华北电力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兴无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集团金属产业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姜玉敬等组成。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