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献中收获幸福

——记山东能源肥矿第九届“矿区十大杰出青年”姚君

2011年06月03日 14:2 45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在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泰山铝业公司电解一车间,总能看到他日夜来回穿梭的身影,白净的面庞,朴实无华的言行,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他几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这块土地上,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挥洒在电解工作岗位上。他是那样地热爱这份工作,他常说“工作给了我快乐,给了我幸福”。他就是肥矿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姚君,因为在车间员工中年龄算是大的,资格比较“老”,技术业务精湛,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姚”。

  勤学苦练,立誓要做“排头兵”
  2000年,姚君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原大封煤矿工作。2001年底铝厂筹建,他毅然报名加入了电解铝新产业建设大军,应聘到技术部门,成为泰铝公司建设史上第一批开拓者。当时的他对电解铝行业一无所知,巨大的专业反差令他无所适从,但不轻易被屈服的他决心从零开始,立誓做一名电解事业的“排头兵”。为此,他为自己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技术部和生产现场成了他“两点一线”工作的真实写照。2002年,他被公司派往东北大学电解铝系深造,并先后到茌平、河南三门峡等铝厂最艰苦的岗位进行了实践锻炼。在此期间,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自费购买了20余本电解铝和机电设备专业书籍,仅用一年的时间就熟练掌握了电解铝生产工艺、机电设备管理等知识,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东北大学颁发的电解铝专业结业证书。
  在平常的工作中,他经常盯靠在电解车间的每个岗点,对遇到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绝不多拖延一分钟,不能解决的他就记在每天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回到办公室查找资料,反复琢磨,与职工一起分析探讨,直到问题解决。有时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他经常蹲在电解槽旁进行反复研究试验,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根本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工友们有了技术难题都愿意找他,时间一长,他渐渐变成了一名“电解通”。

  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任劳怨
  姚君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的工作地点就是在生产现场、在电解槽前,这就是我的职责。
  在公司二次启动期间,为确保电解槽能按时启动,他连续一个多月盯靠在现场,一盯就是一整天。在公司采用天燃气启动方法和不清槽二次启动技术研究阶段,他每天仅休息两三个小时,车间三班人员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发烧39.5度、身患重感冒的情况下,他硬是咬紧牙关坚守岗位,最终经过和同事们反复研究实验,提出了合理提高天燃气的安装、炉内衬的升温预热、电解槽的保温研究、缓抬稳升电压的频率启动方式,及时编写科学合理的启动方案和母线检测等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并付诸实践应用,为新型异型电解槽的顺利启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每次启动电解槽,他都会瘦一圈,但他从没叫苦喊冤,一直任劳任怨的工作在生产现场。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出勤率达100%,职工们自觉放弃休班,主动要求加班,一起奋战到电解槽启动现场。在那段时间里,旧疾缠身年近花甲的父亲要到医院例行检查,他没有顾的上;孩子生病住院,他也没有顾的上,日日夜夜奔波在电解槽旁。在他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从电解槽通电焙烧到电解槽顺利安全启动,比原计划提前7天,没有发生一起侥幸事故及安全事故,彻底打赢打胜了电解槽启动攻坚战。

  勇于创新,担当大任挑重担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姚君对自己要求尤为严格。他怀揣着对电解事业的执着,着力技术创新,默默奉献在电解岗位上。
  为确保每台电解槽运行处于最佳状态,他总是坚持每天最早来到现场,亲自把电解槽的运行状况认真检查一遍,并及时做好记录,研究电解槽的运行变化趋势。为此,他为每台槽“量身定做”了一套精细的技术条件调整方案,最大限度的使每台电解槽平稳高效运行。他注重技术研究与实践,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和微小改造创新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和价值。
  面对电解车间青工多、经验欠缺的实际,他积极引导青工立足岗位钻研技术,创造各种机会,加强青工培训,使他们尽早地掌握电解知识等业务技能,并带领职工大力开展“十个一”节支降耗、修旧利废活动。去年以来,电解一车间自制加工工具40余件,节约材料费用2万余元,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与此同时,他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助车间班子健全制度,完善管理,着力推行链状管理模式,注重培养职工日常工作良好行为养成,加大考核力度,执行技术指导与经济杠杆的“双重管理模式”,为车间管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奉献中收获着幸福。几年来,姚君先后被集团公司评为“青年岗位能手”、非煤产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先进标兵”、“优秀共产党员”。近日,他又被集团公司授予第九届“矿区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用具体的工作绩效和实际行动来诠释一名优秀矿区青年的真正内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