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领跑者的足迹——记云南铝业股份公司炭素厂厂长杨光德
2011年05月16日 13:45 565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铝资讯
开拓创新勇于超越
杨光德不仅是善于学习的求知者,也是勤于思考的逐梦人,更是一位能将“学”与“思”,“知”与“行”有机统一的实践者。2007年,他抓住成型生产中配方和工艺温度这个重点,提出优化配方和采用蒸汽间接加热成型配料仓中骨料,改进沥青浸润性的方案,彻底解决了热媒油温度不够导致生炭块质量不高的瓶颈,使炭块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理化指标合格率也历史性的达到98.43%。2008年,他经过充分论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开发了成型粉料回收系统,使每年在焙烧、煅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约700吨粉料进入成型配料,每年降低生产成本140万元以上。同年,在他的主导下,焙烧车间开发的阳极底部清理系统,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焙烧炭块底部浮焦清理不干净的行业难题。自主开发了国内第一条焙烧块在线开槽机组,造价仅为行业报价的三分之一左右,炭块的重油单耗也长期保持国内领先水平。2009年,针对不同产地的原料品质差异大导致生产工艺稳定性差、炭块均质性不好等问题,他提出了将不同产地石油焦、煅后焦、沥青进行搭配使用,实现了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公司相应的原料采购成本也大幅降低。在他的主持下,《一种铝电解的预焙阳极及制备方法》等3个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加厚整体浇注式炉顶板》等14个课题获国家实用新型授权,《优化阳极外观设计,改善阳极在电解槽中的使用效能》、《云铝生阳极制造系统控制和工艺技术创新》等13个项目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云南省、云南冶金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稳重严谨作风扎实
炭素厂生产线点多面广,生产工序复杂,而长期在生产一线担任车间和分厂主要领导的杨光德,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环保、人员管理和生产管理的知识和经验。
他大力实施目标管理和标准化作业活动,通过对标行业内的先进企业,对每道工序的成本进行认真核算,尽可能消除工作过程中不增值的活动,提高生产运行效率。提出了以安全、环保、低成本为目标,以物料平衡为前提,以设备的平稳运行为基础,以工艺的稳定为保障,以焙烧炭块库存为中心,职能科室服务车间,各车间协调有序的生产组织模式。在他的带领和组织下,炭素厂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08年产量首次突破17万吨,2009年达到17.4万吨,2010年预焙阳极产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达到18.45万吨。仅2010年就节约成本3154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