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误读”日本地震
2011年05月11日 8:47 3968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整车制造商的态度。他们在日本大地震后,采用了掩盖的方式消除事件影响,不承认地震对他们在中国本土的生产产生影响,或者人为地削弱这种自然灾难带来的冲击。与跨国汽车制造商相比,中国的整车制造商表现得相当不诚实。虽然追求诚信是中国汽车的目标之一,但在事实面前,中国汽车习惯性的选择了相反的方面。要验证这些并不难,只需要搜索一下在日本大地震之后,那些中国汽车公司的总经理们的话就可以知晓。如果将此事的背景放大一下,那么中国汽车其实是在向世界撒谎。这会变成中国汽车形象的一部分。
在目下的中国汽车市场,谎言是其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市场呈现出来的态势相比,但凡中国汽车制造商强调的公正与承诺都需要打折。这也是中国汽车在心理上习惯性存在的潜规则,而长期浸淫于其中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则利用了其中的逻辑。
那么,中国汽车市场接下来需要暗中消化日本大地震带来的影响。从日本进口发动机与变速箱等零部件的整车制造商不得不悄悄的减少生产班次。在销售终端抬升部分车型的销售价格。当这些事实被媒体批露出来后,整车制造商开始大规模的否认或者公关。
这其中到底掩盖了什么秘密?
一件原本很正常的灾难事件,在中国汽车市场居然会有这样扭曲的解读。这样的操作虽在中国司空见惯,但对于汽车市场,整车制造商为什么不愿意正视这样的事实。
通过对部分整车制造商的分析发现,其实这些整车制造商是为了掩盖曾经的谎言。例如,在宣传整个企业的国产率时,这些整车制造商的高管们会刻意的强调动力总成部分的国产化率,以此彰显这些企业领导人在整个企业研发方面的成绩。但事实是,这些企业在动力总成方面毫无实力可言,中国汽车在此一领域生产最多的是发动机的缸盖。
不仅如此,在中国汽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整车制造商都提升产能,开始新的工厂建设。而在产品引进方面,合资汽车公司的中方越来越陷入被动境地,而填补新工厂的生产,部分中国本土的整车制造商与跨国汽车制造商进行谈判时,放弃了原本应遵守的基本规则。使得跨国汽车制造商更加严格的控制整个产品的零部件供应链。日本与韩国的整车制造商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从统计数字看,日系整车制造商与韩系整车制造商中,企业销量增幅最快的企业,在这方面的让步最大。
责任编辑:无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