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非法铝灰厂黑色产业链调查 污染千亩农田

2011年04月25日 16:17 157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当地村民“有苦说不出”
  知情人士透露,这座铝灰厂,其实就是三座简易工棚。一座靠近水库的工棚里堆放着三四百包装得满满的编织袋,里面装的就是用来提炼铝的铝渣。工棚沿着水库的边上分布着四五个反应池。曾经在铝灰厂做工的村民说,铝渣里面提炼出铝后,废水废渣就直接排进污水库中。
  当地村民还说,这座铝灰厂在出事前半年时间里日夜开工,每个星期都有大卡车将铝渣从外地运进来。
  这个非法铝灰厂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令村民们苦不堪言,“山周围的草都被熏死了”。梁英雄在承包山地里种了1000多株冰糖橘,他说,冰糖橘开花的时候烧铝灰,吹南风吹过来的气味很大,闻不得,结下的果子不好,偏小,还影响产量。
  像梁英雄一样忧虑的,还有当地上千村民。因为担心水源变质,白芒村很多村民把水稻田改成了花生地。白芒村烧炭坪小组组长梁金陆说,他家3.5亩水稻田已经全部改种耐旱的花生。
  他说,今年开耕时,这渠道的里水不能用,沟里面的水很浑浊,整条河的鱼都死掉了。他算了一笔损失账:原先种水稻亩产上千斤,一年毛收入可达1500元左右;如今改种花生,亩产200斤左右,收入要比种水稻减半,“我们有苦说不出”。
  联合镇镇长邓小燕说,这家非法铝灰厂所在山林,属于性质特殊的“飞地”,即在广宁县行政辖区内的清新县地盘,暴露出监管的“真空”地带。记者了解到,即使到溃坝出事后,广宁县和清新县仍然为这座非法铝灰厂到底归谁管而争论。
  邓小燕说,我们镇里曾三次检查,要求这个无牌照铝灰厂停工。但据当地村民反映,他们多次向村里投诉,但没有人理睬。

  明目张胆在公路边上开工
  类似“3.21”溃坝事件中的非法铝灰厂,并非用“飞地”、“真空”所能解释:在广宁县一些山区乡镇遍地开花,触目惊心,形成一个横跨联合镇、江屯镇和北市镇,主要沿着350省道、260省道、443县道附近分布的污染产业带。
  记者走访发现,相距溃坝铝灰厂不足1公里处的联和镇坳仔村,矗立着一座无牌无照的违法土法炼铝厂。在该厂对面的350省道上,便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
  紧靠广宁县江屯镇义和区竹兜塘村旁,有一条不太显眼的田间路,往里走几十米就是一个非法炼铝作坊:山坳的平地上,搭建起几个简易棚子,棚子里的地炉正呼呼冒着火,旁边的烟囱向外喷着黑烟,整个山坳乌烟瘴气。另一个棚子里则架起一个坩埚,旁边散乱地堆放着焦炭、铲子、舀子、钳子,还有铝锭模具。不远处,几个中年妇女正从一辆运输车上卸载一包包灰色的铝粉,几个工人坐在一条黑乎乎的板凳上。
  在棚子的一边,自高而下地排列着五六个简易的土围污水池,里面的污水发黑发臭,咕嘟冒着气泡,气味熏天。这些污水顺势而下,最终汇入山脚下一个小渠向外排放。小渠的旁边是一大片农田。
  广宁县副县长陆其华说,广宁存在非法土法炼铝现象,有10多年,目前主要集中在江屯镇、北市镇等边远山区,据政府部门掌握的数据,目前非法土法炼铝作坊有37家,其中常年生产的有近20家。
  不过,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非法铝灰厂老板说,目前在江屯镇、北市镇一带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炼铝厂。北市镇新文村委会村主任黎金其则透露,在新文村聚集着大大小小的无牌炼铝厂,约有十几家。
  江屯镇义和区竹兜塘村村民邓生说,铝灰厂这么多,不担心空气与水的污染是假的,尤其是小孩子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受影响最大。但要改变这种状况谈何容易,村民连投诉都不太敢。
  4月20日,记者回访这些非法铝灰厂,发现它们基本上被拆毁,个别的正在拆除中,现场一片狼藉。在北市镇新文村一座刚被拆掉的非法铝灰厂里,简易工棚已被全部推倒,装铝灰的尿素袋和横梁木头,乱七八糟地躺在水泥地上,背后的山体被废气废物长期熏染,呈现出触目惊心的灰黑色,与附近青绿山色,形成巨大的色调反差。脚下的狭长山坳,变成一个污水池,颜色黑得令人害怕,站在上方10余米高处,臭味阵阵袭来,闻之欲呕。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