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自贸区:陕西放眼南洋的窗口

2011年04月22日 9:20 818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载体:建一个长久开放的平台
  "陕西与东盟的对接仅仅靠一年一度的西洽会是不够的。"陈杰克坦言。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东部的苏州。
  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简称苏州工业园区)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东部,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1994年建立园区,在10多年的发展之下,它引领了几千家东南亚企业落户苏州,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建立了一个直接对接的平台,2010年,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占到了江苏省GDP的30%。"这是非常成功的一个中国内地与东盟结合的案例,而且这还是在十几年前,当时没有10+1自由贸易体系,没有这么多的优惠政策和条件,如果我们现在在西部大开发、关天经济区和西咸一体化这种经济大格局之下,在关中建立一个规模更大,门类更全的东盟经贸园区引领西北的企业与东盟企业对接,这样我们陕西的能源化工产品就可以直接出口到东南亚去,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很好,企业可以通过走出去,也引导东盟的企业走进来,东盟也有许多实力很强的企业呀,但光凭每年的西洽会,光凭平时的交往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长期开放的平台,我想最好的就是建立一个面向东盟的经贸园区。"曾多次率团考察过我省的陈杰克先生建议说。
  园区最大的作用就在于直接对接,东南亚的木材商、水果商、橡胶商可以零关税直接过来,以西安为依托辐射西北市场。陕西也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取得东南亚的原材料。我们看到十几年前,苏州建立新加坡工业园的时候还没有东盟自由贸易区,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国家在很多产业上有很好的互补性。如果在中国的西部大陆桥上建立一个东盟经贸园区,这对于关天经济区与国际的接轨,对于西安建立国际大都市,更重要的是对于双方的贸易往来都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尽管关天经济区不沿边不靠海,但是以中国东西部枢纽的优势,以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优势,与东盟的合作潜力非常大。正如马来西亚农业部秘书长阿卜杜拉说,陕西开放而充满活力,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强大的科技人力资源等,为东盟与陕西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鉴于东盟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商品贸易等方面与陕西有着较强互补性,今后双方的合作前景很广阔,一定会实现互利共赢。
  谋定而动,西北或许将很快吹来东南亚的暖风。

  链  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商务部陈德铭部长与东盟10国的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
  《投资协议》包括27个条款。该协议通过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提高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为双方投资者创造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环境,并为双方的投资者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从而进一步促进双方投资便利化和逐步自由化。

与东盟自贸区的对接,或将使陕西迎来港口经济

[1] [2] [3]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