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自贸区:陕西放眼南洋的窗口

2011年04月22日 9:20 81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对接:陕西与东盟的产业互补
  早在2008年,东盟秘书长素林·比素旺访问陕西的时候,就提出,中国的西北特别是陕西拥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科技教育发达,东盟与中国的合作不一定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以后更要加强与陕西以及西北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交往。
  “陕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丰富,科技、教育实力雄厚,近年来经济社会一直呈现出快速平稳的发展态势。而且又在去年跻身于万亿俱乐部,可以说与东盟的经贸交往非常有优势。目前广东与东盟的贸易额已经接近700亿美元,浙江、江苏、山东、福建达到三四百亿美元,就连同处西部的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也都达200亿美元左右,而我们陕西去年与东盟的贸易额还不足20亿美元。作为一个万亿俱乐部成员,年进出口额才100多亿美元,东盟这块才不到20亿元,一方面说明我们在进出口方面还做的不够,可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在经贸往来方面有很深的潜力可挖,还大有可为。”4月13日,来西安参加第十五届西洽会的东盟秘书长中国事务顾问委员会主席和泰国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席陈杰克先生说。

  陕西与东盟怎么对接?
  我们可以看一下东南亚国家的资源,首先就是橡胶,泰国是全球最大的橡胶出口国;其次木材,东南亚是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区,有丰富的木材资源,柚木、油楠、黄花梨、紫檀、黑檀等,是家具生产的重要原料;第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铜、镍、铝、钛,钾盐、石油、天然气,与我国有较强的互补性,受到我国矿业界的较多关注;第四,农产品,特别是泰国的大米和东南亚的热带水果深受国内欢迎等等。
  陕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对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地区有着深厚的影响力;作为装备制造业大省,在汽车装配、轮胎原料、电子产品加工等方面与东南亚有着多方面的互补性;矿产开发,陕西是一个资源大省,在矿产勘探与开发方面有技术优势,东南亚虽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在开采技术方面还比较落后。另外,西安的航空基地,拥有专业的航空技术研发、整机制造、零配件加工、航空装备生产、航空人才培养、航空旅游博览等特色产业,而东盟国家是没有航空业的,这对陕西来说将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事实上,陕西在与东盟的合作上也一直没有停止。据省商务厅厅长李雪梅介绍,近几年,陕西加大了对东盟国家投资贸易促进工作的力度,政府、企业各个层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陕西—东盟之间逐步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从2005年起,陕西经贸代表团就多次组团到泰国等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涉及农副产品、纺织服装、机械装备、中医药、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
  特别为人瞩目的是,2010年2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获得泰国所授予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特许经营权证书”,取得L31/50陆地勘探区块3960平方公里的石油天然气独家开采权,标志着陕泰经济交流合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泰国还拥有丰富的天然橡胶资源,其天然橡胶年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延长石油集团橡胶公司与泰国公司合资成立延长橡胶(泰国)公司,其主要业务就是从事天然橡胶的收购加工和国际贸易,将为延长石油集团和国内其它橡胶企业提供原料保障。这一项目,不仅打破了原来山东对国内橡胶市场的垄断性地位,辐射西北地区,而且延长石油集团的年产200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也将大大受益。
  这种互补的效益,在双方的合作中有了深度的显现。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