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场相对短缺 投机资金炒作油价

2011年04月11日 9:55 519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表面看,中东与北非动乱造成了部分石油供应中断,是基本面因素驱动着油价走高。
  但即便是在海湾战争时期,石油供应曾出现大面积供应中断,油价涨势也未曾有过去两个多月那般凶猛。
  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家能源对冲基金交易员告诉本报记者,在今年1月初之前,基本面是油价走势的主导因素,但中东与北非危机激化后,市场的交易模式出现了根本性变化。
  “油价走势变成了完全由政治主导,大量的投机资金进入了这个市场。”她说。这位交易员所在的对冲基金管理资产约7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要玩家之一。
  当地时间4月7日,利比亚油田遭破坏的消息传出后,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原油期货合约突破每桶110美元,为两年半以来首次突破该水平。ICE期货交易所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则上涨至每桶122.69美元。
  “中东乱局造成的恐慌情绪以及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此次国际油价的暴涨。”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对本报记者说,“这次的价格上涨可能会持续数月,并有望突破2008年147.50美元的历史高位。”
  中东乱局导致供应相对短缺
  时间回到2008年,在那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油价首次破百,并创造了每桶147.50美元的高位,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之后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和经济衰退,油价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跌落至每桶35美元。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油价自2009年后开始稳步回升。
  直到去年12月突尼斯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后,包括埃及、约旦、也门在内的中东及北非13个国家先后出现动乱。
  1月31日,埃及动荡初起之时,布伦特原油自2008年9月以来首次突破100美元大关。2月11日执政30年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
  四天之后,利比亚爆发动乱推动油价进一步走高,在利比亚作业的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公司纷纷停产,炼油厂和石油码头的关闭使石油出口也受到影响。利比亚是欧佩克第八大石油生产国,危机爆发前日均产油160万桶,约占全球日产量2%。
  然而地震后的深跌并没有持续。3月19日晚,法国、美国、英国分别宣布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油价在接下来一个交易日跳空高开,并一路涨到日前的每桶110美元。
  “利比亚及受波及的中东北非局势,最近及未来一段时间都会对石油涨势有强大的支撑作用,”全球专业能源分析公司分析员麦文照告诉记者,“利比亚原油的停产,将造成国际原油供应的缺口,因而推动油价的上涨。”
  麦文照说,虽然利比亚产油比例不高,但都属质量极佳的轻质油,大多出口欧洲,因此对布伦特油价有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中东北非地区其他国家的政局依然不稳。息旺能源石油分析师李莉也向记者表示,不同于2008年由需求导致的油价飙升,本轮油价上涨最主要的驱动力是供给潜在缩减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利比亚地缘政治危机造成的供应中断。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