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倾销税致佛山陶企面临洗牌

2011年03月22日 9:34 382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反倾销调查背后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拥有世界第一的陶瓷产能,价格却一直在低位徘徊。为了应对越来越大的库存,部分企业一再压低利润,靠份额抢市场。“有时候市场上一些瓷砖卖得非常便宜,我国的资源不可能有这么多。”陈彦斌说。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建筑陶瓷砖产量为50亿平方米,到了2010年已经达到70亿平方米,短短3年,产量增加了近四成。而国内实际年需求量只有约40亿平方米。
  不断压低价格必定影响利润,为了保证营收目标,只有继续扩大产能,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而低价带来的是资源浪费及生态环境被破坏。
  据了解,“国家政策对陶瓷行业没有统一规划,从2007年产区外迁之后,产能越来越大了。”赛德斯邦陶瓷总经理邱文胜说。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帆表示,不少搬出佛山的企业仍然在重复污染环境的老路。“我去过湖南、河南等产业基地,排放标准并不比佛山好。”
  邱文胜认为,现在瓷砖出口卖10元/平方米,这种发展模式不转变,陶瓷业难以谈得上健康发展,“欧盟反倾销让我们能够反省。”

  危机化解之道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还将进一步同欧委会以及相关律师机构进行接触,争取终裁时取得好的结果。
  陈彦斌说,“雅士高夫现正在国外商谈并购企业,期望生产基地落户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事实上,去年底雅士高夫就宣布,正式与法国MPS艺术设计机构、韩国进荣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外资企业将注资数千万元入股该公司。陈彦斌希望通过这种国际化方式规避高关税带来的损失。
  除了雅士高夫,去年欧盟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来,先后有兴辉陶瓷集团、金意陶、佛山百丽卫浴等多家企业宣布与外企进行战略合作。蓝卫兵也认为,我国陶企可以通过兼并、收购或者其他方式同已经取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进行合作,此路是较为快捷的一种。
  他表示,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转口贸易。但是由于欧盟采取了一些反规避的措施,企业在两年之内是不得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贸易的,一旦被发现,可能遭受更重的惩罚。此外,在终裁一年之后,个体企业还可以向欧委会提起抗诉,以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
  最重要的仍然是调整产业结构,做附加值高的产品。陈帆认为,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产品结构的改变以及依靠发展模式的转变须“三管齐下”,才能解决中国陶瓷业的问题。
  陈帆说,陶瓷产业的未来是由“做产品”到“做材料”,陶瓷就像衣服,买来只能穿,而材料就像布,可以做成各种服装,应用空间更大。

[1] [2]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