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倾销税致佛山陶企面临洗牌

2011年03月22日 9:34 38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当佛山市一家陶瓷公司的董事长陈彦斌从网上看到欧盟对我国陶瓷反倾销的初裁结果时,还是倒吸了一口冷气。“73%!”对我国1500多家陶瓷企业中的绝大部分而言,这一惩罚性关税意味着他们将失去一块重要市场。
  3月17日下午,欧盟对华陶瓷最大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出炉,没有企业获得了市场经济地位,参与应诉的企业被征收26.2%~36.6%不等的税率,其他则多按全国普遍税率73%来征收。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许我国陶瓷业正在经历“塞翁失马”这个阶段。

  “地震”袭击陶企
  3月19日下午,数家陶瓷企业人士聚集在佛山“中国陶瓷城”,有湖南企业也赶过来。他们讨论的议题是 “复杂多变形式下的建陶产业发展趋势”。会场内十分沉闷,主持人努力地通过抽奖等方式调节气氛。
  “不乐观,非常不乐观。”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告诉记者,这次反倾销案是涉及面最广、涉及企业最多的一次,很多企业,特别是生产马赛克的企业,没有多少应对反倾销的经验,对其危害性也缺乏足够认识,初裁结果一出,显得异常被动。
  在记者获得的欧委会公告中,共有3家企业获得个案处理,税率分别为35.5%、36.6%和26.2%,另外参与应诉但是没有被抽中的企业有100余家,这些企业的税率为32.3%。剩余近1400家企业的税率则达到73%。
  欧盟的这一初裁结果,被佛山陶瓷界人士称为“9级地震”。
  作为中国陶瓷企业应诉的具体牵头人,蓝卫兵在大小企业间来回奔忙。

  100多家企业或倒闭
  首先遭遇当头棒喝的是那些已经发货但尚未到岸的企业。
  初裁结果的公布,意味着从3月17日起至9月17日终裁结果出炉前,我国出口欧盟的瓷砖将实行这一临时性关税。这些已经发往欧盟的瓷砖产品将成为第一批被征收惩罚性税率的“先烈”。
  “产品从中国发往欧盟大概要20天,一个月以前我们已经发出了预警。”蓝卫兵说,但是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根据蓝卫兵的预测,受此次反倾销案的影响,至少有100多家瓷砖和相关外贸企业将倒闭,占据瓷砖相关企业总数的15%,估计会有4~6万人因此失业。
  蓝卫兵告诉记者,有30家左右的陶瓷企业被欧盟国家包下来做贴牌生产,完全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这些企业毫无疑问都会倒闭。还有大量以欧盟市场为主的外贸公司,平均利润只有5%,最低的仅为0.5%,它们也无法承受如此高的税率。
  其他企业虽不至于受到致命威胁,但以平均15%的利润率应对30%甚至70%的税率,几乎没有企业可以熬过去。蓝卫兵说,大部分企业将会失去欧洲这一重要市场。
  在佛山市雅士高夫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彦斌看来,欧盟国家一直是陶瓷产业的风向标,欧盟断定中国在进行倾销,无疑会对中国陶瓷走向世界构成障碍。雅士高夫属于合作但未被抽中的企业。
  根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每年欧洲消费者新铺的瓷砖有70%来自中国,目前欧盟已成为中国瓷砖第三大出口国,出口量占我国瓷砖总出口量的8%~9.5%,占出口总值的10%~12%。此次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案,涉案金额接近4亿美元。有预计称,半年内出口到欧盟的中国瓷砖总量会锐减七成。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