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致铝价下跌 “挑衅”企业成本底线

2011年03月16日 10:11 50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整个金融市场在这一消息作用下急速下挫,但对金属市场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市场预期的强烈。对铝价而言,从地震前的16800元/吨一线跌至16600元/吨一线,地震过后下跌1%左右。
  就整个金属而言,铝价表现相对较强。铜价目前与近期最高价相比,下跌了9.75%,沪锌更是下跌了13.10%,而铝价在最近一段的下跌中,跌幅只有3.21%。仅仅从跌幅的对比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铝价目前的抗跌性。
  对于此次铝价下跌的抗跌性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方面在过去的上涨过程当中,铝价的涨幅就远远小于铜价和锌价,它所累积的下跌空间要远远小于铜和锌;另一方面是铝价一直都有成本线的支撑。在河南地区,铝的生产成本基本上都在16000元/吨以上,甚至达到16500元/吨,利润微薄。这种情况下,铝价很难发生较大程度的下跌。
  但是铝价目前确实面临了诸多不利因素:总体金属环境不好,金属市场整体都在下跌,铝价仅能保证跌幅小于其它金属品种,但仍旧难以逆势上涨;国家控制房地产出手相当重,此次已经可以看出政策打压房价的决心,另外汽车行业优惠政策的退出,加上油价不断上升,对于汽车销量将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铝行业本身的不断复产,更是对铝价雪上加霜。唯一可以支撑铝价的,只有其高居不下的成本。
  金属在春节过后本应迎来一个消费旺季,但是2011年的铝市场呈现消费疲软。下游消费一直不能启动,终端需求一直不旺,下游企业资金紧张,现货需求旺季不旺,这些是铝价迟迟不能上涨的主要原因。
  日本地震对于大宗商品需求会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日本汽车制造业在地震中遭受重挫,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汽车制造商宣布自14日起全面停产,因此可能有部分用铝需求受到影响。当然,对于日本地震对经济造成后果的解读还可能有多种结果。虽然在未来灾后重建可能提高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但短期对于包括铝在内的大宗商品的利空冲击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当前对于铝而言,并不是一个做多买入的恰当时机。
  综上,旺季不旺、复产展开、需求萎缩、供给增加、流动性收紧等利空因素频袭,当前唯一可以抵挡铝价下跌之势的企业生产成本正在遭到“挑衅”。虽然成本不是铝价的绝对下限,但在极端情况没有发生的条件下,成本是支撑铝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预计未来铝价将在16500元/吨的成本一线得到有力支撑,铝价在此大幅整理概率较大。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