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铜管:加工费下滑 铝代铜被重提
2011年01月17日 17:9 1045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铝资讯
高铜价促进铜替代
铜价,又一次成为了铜管行业关注的话题。2010年,铜价一直处于历史高位,整个铜产业都处于高景气度的环境下,2010年前10个月的现货铜平均价格接近7300美元/吨。
“对于铝代铜的匹配实验,我们从没停止。2009年因为铜价还能接受,因此还没有大动作,但2010年铜价已经创了历史记录,未来预期将会更高,我们必须抓紧铝代铜的可行性实验了。”广东某空调企业技术工程师私下表示。
上海大陆期货援引一家研究机构观点称,当铜价在高于7000美元/吨以上运行时,铜替代品的市场需求旺盛;而当铜价回落至6000美元/吨时,铜替代品的竞争力大幅降低,而铜的需求又会大幅增加。事实是,2010年铜价平均在7000美元/吨以上。而同期铝价维持在2800美元/吨以下水平,2010年12月约为2200美元/吨。
浙江康盛股份(002418)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从材料物理特性看,铜和铝的总体参数十分接近,部分指标各有优劣。铜是传统使用最广泛的制冷管路材料,除在冰箱、冷柜等产品中已基本被钢管替代外,目前空调行业仍然在大规模使用铜管。
据海青机械总工程师赵越介绍,经过最近几年行业内大量的工艺开发和实践,用铝材料制造制冷管路的主要技术障碍已经得到解决,经过加工处理,目前合金铝材料在防腐蚀、防渗漏、抗压、可塑性、热交换性等方面均可达到或接近铜的特性。在空调制冷设备中,作为室内外机连接管路,合金铝材料能够减少室内外机连接的能量传输损耗,材料特性要优于铜;作为热交换部件,在一定的产品结构下(如平行流换热器、全铝换热器与铜铝复合翅片式换热器)铜铝材料各有优势。铝完全可以用于整个空调制冷管路的生产,其中合金铝空调连接管已经率先在家用空调中批量使用。
志高空调技术中心某工程师介绍,实际上全铝结构管路系统有利于改善制冷系统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当前家用空调所使用的翅片式蒸发器、冷凝器基本均采用铜铝复合结构,即以铜管为主干管路,外部胀接铝箔翅片,目的是充分发挥铜铝材料各自的特性优势,提高热交换部件的效率。但由于铜铝金属间存在电位差,长时间使用后电化学腐蚀使铜管和铝翅片间热阻加大,热交换效率下降,造成能效比降低。如采用全铝结构的平行流换热器,则可以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避免这一固有缺陷。另外,全铝结构管路系统减少了不同种类金属之间的焊接,也提高了系统可靠性。现在全铝结构方案正在日渐成熟,但目前还无法批量使用。
对此,铜管企业反应不一。在2010年中国制冷展上,金龙集团展出了其旗下子公司生产的空调全铝平行流换热器以及铜铝复合连接管。金龙集团内部人士称,这是为将来铜管技术的替换所做的准备。而海亮、金田、奥博特等企业目前均无意出产铝管。
中色奥博特铜铝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文章认为,奥博特的大股东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对于铝管技术的研发应该有储备,奥博特目前还是以高效内螺纹铜管的产销为主。
据了解,目前国内一台铜管加铝箔的分体式空调,铜管、铝箔加上辅料、人工的成本在300元以内,铜用量最多也不会超过150元,其中室内机铜管、铝箔用量只有几十元,室外机200多元。全部以铝代替铜材后,每台空调的成本下降在100元以内。这个幅度的差价与两三千元的整机售价相比,消费者目前还是愿意购买铜材空调。毕竟铜在导热和抗腐蚀方面优于铝。至少在短期内,消费者及空调生产商并不看好铝代铜的前景。
“然而事实上,铝代铜的决定权不在消费者,而在空调厂商,这就像变频空调一样,所有厂家都在推动的时候,消费者是被迫接受的。冰箱用钢替代铜,1996年启动时也不被看好,但到2004年已经完成了全行业的替代,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0年。空调铝代铜从2006开始,就看空调厂商是否能达成共识。”江苏兴荣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评价说。据悉,2010年江苏兴荣ACC铝合金管销售出色。
对此,铜管业界也有不同意见。邓斌表示,管径4mm的小径铜管技术早已成熟,但至今应用还未上量,因此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相信批量生产供应之后,价格会很快下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丁国良介绍说,通过换热器小型化有效降低空调换热器生产成本,是应对高铜价的可行解决之道。目前来看,实现换热器小型化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小管径内螺纹铜管代替较大管径的内螺纹铜管,而且此种解决方案无需使用替代性管材,却能同时实现对房间空调的成本控制即“换热器铜管的小管径化”。
据国际铜业协会家电与技术创新市场总监高屹峰介绍,在相同的系统中,采用小管径铜管换热器替代原有较大管径的换热器,能够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从合作厂家的测试数据也可以看出,采用小管径铜管系统后,制冷剂充注量减少了30%,并能够降低20%左右的材料成本。在房间空调器中的换热器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直径为7mm及以上管径的铜管,如果将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铜管直径全部改为5mm、4mm以及更细型号,则能节省大量的铜材料,从而降低整个空调的成本,理论上可相应节省成本30%~40%,甚至更多。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