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限价令导致各地限制煤炭出省

2010年12月20日 9:8 352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国家发改委连续两年取消煤炭订货会,放任煤电企业自由对接,但对于今年已经开始对接的企业来说,这肯定不是一个自由的市场。
  获悉,原定于本月12日在大连召开的2011年全国煤炭供需合同汇总会议(煤炭订货会的改称,下称煤炭合同汇总会)并未如期举行。大连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高级顾问堂景文说,目前为止,煤炭运销协会还没有同意。
  煤炭运销协会负责汇总统计每年中国煤炭供需合同。按照国家发改委通知,2011年中国煤炭合同汇总量为9.32亿吨,其中重点电煤总量为7.69亿吨,最迟要在今年12月31前完成。
  但到目前为止,煤炭运销协会汇总到的重点电煤合同还是 “少得可怜”。煤炭运销协会的人士对本报表示,“开不开都可以,眼下来看,似乎没有非开不可的必要”。
  这是国家第二次在取消煤炭合同汇总会的情况下,放任企业自由对接,不过,放任的前提是一纸限价令。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开始各自打算,纷纷优先考虑省内供应,限制出省。原本分配不均的电煤资源供需关系,正变得更为紧张。
  取消背后
  国家发改委前不久下发的通知称,“引导供需企业将2010年度单笔数量在30万吨以上(含30万吨)的重点电煤合同续延至2011年度,铁路运力配置维持上年水平不变”。同时发出“限价令”称,“2011年产运需衔接中,年度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维持上年水平不变,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
  这一规定让煤炭企业原本看到政府放开的希望之门再次关闭。
  煤炭运销协会的人士说,国家发改委直接限制明年重点合同煤价格的做法,尽管是出于防止通胀的考虑,但与其去年的精神是不一致的。
  2009年底,国家发改委专门发文《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曾被市场认为是一个进步,政府终于开始放开在每年煤电顶牛中的干预做法。果然,2010年作为明确取消合同汇总会的第一年,仅仅确定了重点合同框架总指标为9.065亿吨,其中电煤7.216亿吨。全国重点煤炭的汇总职能,被煤炭运销协会建立的一个电子平台接管,电煤双方只需要填写合同数量、运力落实状况等数据。
  但随后的市场并没有给国家发改委太多面子,当年的合同汇总时间不仅大大被推迟,而且在电子平台上显示的汇总指标,最终被发现有些数据根本没有实际签订合同。2010年7月,随着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内蒙古伊泰和山西的部分煤炭企业甚至出现了抬高年初签订重点合同价格的行为。此后,这些企业被国家发改委查处并被要求退还多收的价款。
  明年的煤炭合同汇总延续使用电子交易平台,但在市场看来,该电子平台上的数据约束力很差。因此,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做好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不仅规定煤炭合同价格维持不变,而且铁路运力配置也将“维持上年水平不变”。
  在煤炭企业看来,上述规定意味着,明年五大发电集团、神华、中煤等重点国企的大合同,已经不需要再谈了,无论合同量还是价格,都与2009年签订的保持基本一致即可。
  江苏瑞华燃料集团长期为长三角地区供应电煤和冶金煤,煤炭主要来自中煤、神华和山西、内蒙的各大企业。
  该集团副总裁张凯上个月就已经分别拜访了常年合作的主要煤炭企业,对于2011年的价格和数量,他说,双方心里都已经很清楚了,都是比较稳定的。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