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裁决美对华轮胎特保措施不违规

2010年12月15日 9:41 405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据中国商务部网站14日消息,12月13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向世贸组织成员散发了中国诉美国轮胎特保措施世贸组织 争端案(DS399)专家组报告。专家组没有裁定美国针对中国输美轮胎所采取的特保措施违反世贸规则。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裁决可能会为美国在贸易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提供支持,全球贸易保护风险加大。

  回应
  中方将适时上诉

  作为世贸组织(WTO)成立60多年来特保争端解决第一案,中美轮胎争端备受瞩目。来自中国商务部网站14日的消息显示,12月13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向世贸组织成员散发了中国诉美轮胎特保措施世贸组织争端案(D S399)专家组报告。专家组没有裁定美针对中国输美轮胎所采取的特保措施违反世贸规则。
  美国方面提出,在2004年至2008年间中国进口轮胎数量迅速增加,导致美国轮胎行业产量下降、工作岗位流失。WTO的裁决认为这一说法成立。
  有报道称,WT O仲裁机构提出,中方具有证明三年特保措施过度的举证责任,但是中方没能提出足够相关证据;此外,美方没有义务提供特保措施需要持续三年的原因,也无需定量说明进口增加造成的伤害以及这伤害是否由其他因素导致。同时,仲裁机构也承认,对于美国公司关闭美国生产基地、转向在中国进行生产的问题,委员会内部存在争议。
  据悉,美国贸易代表柯克(RonKirk)在13日发表声明表示,这项裁决是美国的重大胜利,特别是对美国的工人与企业来说。他还表示,这样的结果实现了奥巴马保护本国贸易的承诺。
  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14日消息,商务部条法司负责人对这一裁决表示遗憾,并指出,中方对专家组裁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深表关注,将仔细研究专家组报告,并适时提起上诉,以维护中方产业的合法权益。
  该负责人还表示,美方对中国轮胎采取的特保措施是为转嫁国内政治压力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符合世贸规则,曾受到广泛批评。事实证明,特保措施既不符合中方利益,也不能给美方带来利益。
  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杭国良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按照WTO的规则,在专家组发布报告之后,还有60天的上诉期,在此期间,中方可以提出上诉。如果在上诉后的补充说明中,中方能够提供根本性的证据,也是有希望令WTO更改专家组报告的。不过他也表示,WTO完全改变专家组报告的可能性很小。
  去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引用中国加入WTO时所签署协议中的保障条款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最高达35%的、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涉及的产品为部分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此后,中国就此向W T O提起诉讼。随后中国向世贸组织提出磋商申请;同年12月,在中美双方就轮胎特保案磋商未果的情况下,中国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提出设立专家组的要求 ;2010年1月19日,专家组成立,世贸组织正式启动调查程序。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nonferrous metals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