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油价机制 缩短周期符合市场预期

2010年12月08日 8:56 380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在饱受“柴油荒”之苦的当下,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一事重新成为热议话题。有报道称,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方案已经定稿,其中,调价周期可能从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调价方法也有望从层层报批变为自动调整。这一消息未获国家发改委确认。
  现行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由于22个工作日的调价周期被指太长,缩短油价调整周期早已成为专家的共识,也符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预期。
  缩短调价周期具有市场化取向。考虑到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突破53%,国内油价有必要更加及时地跟国际油价接轨,从而保证石油公司进口和炼油积极性,维持充足的成品油供应。同时,调价周期一旦缩短,有利于抑制市场投机,因为届时国内油价变动将更为频繁,囤油待涨的市场风险随之加大。
  至于自动调价,则或许意味着成品油零售价格调整不再需要上报国务院审批,国家发改委可以根据定价公式自动发布调幅。此举也有望提升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跟国际市场行情接轨的速度。
  如果以上两项调整真正得到落实的话,那么,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无疑又往市场化方向迈进了一步。但令笔者担忧的是,修改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恐怕仍然摆脱不了执行难的问题。正如一位石化企业老总所言,目前22个工作日的调价间隔时间都未能严格执行,何谈10个工作日?政府调整油价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真正严格执行定价机制很难。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