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士警示新能源汽车行业需防风险

2010年12月02日 8:52 576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蜂拥而上新能源汽车引发产能过剩担忧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到2011年,包括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在内,新能源汽车要形成年50万辆的产能,销量要占国内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家利好政策推动下,一些实力雄厚、有技术积累的地区和汽车企业抢占市场份额责无旁贷,但是眼下一批不具备整车生产能力的企业和地区,也在高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以获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和在征地、贷款等方面享受优惠措施。
        在2010年的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北京、上海、东北三省、安徽、江西、山东、海南、重庆及两湖、两广等16个省份均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整车生产企业如此,上游配套商也耐不住“寂寞”。在安徽芜湖奇瑞汽车公司周边,已经有100多家电池配套商在当地建厂。2010年初,奇瑞纯电动车M 1-EV正式进行示范运营,大规模量产尚无明确时间表,但电池配套企业却不敢“懈怠”,早早蜂拥而至。在新能源汽车还根本未进入量产化阶段、技术前景依旧不确定之际,对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和泡沫化的忧虑已与日俱增。不管是在战略规划层面,还是投入真金白银在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以其所向披靡的巨大诱惑力,吸引了中国几乎所有的车企。
        而真实的情况则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大多尚处于研制试验阶段,产业化 项 目 的 进 度 尚 处 于 萌 芽 阶 段 。200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5600辆,与整个产业1300万辆的数字相比微乎其微。新能源车的大规模商用,仍需整个产业链更为有效的整合、更多技术的突破。有业内士人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至少要到2030年才能形成规模。
        江淮汽车(600418)董事长左延安表示:“新能源汽车千万不能搞成‘大跃进’,不能搞成‘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大炼钢铁’一样,这样是浪费资源。电池确实搞出来了,但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功力、安全性等,要满足产业化运行,还差得很远。”左延安说,希望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支持若干个企业,以少量的产学研机构,联合攻关。
        对此,奇瑞公司副总经理袁涛则认为,做电动车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很多年。但是“最终能够取得成功的,是那些踏踏实实搞技术的公司”。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