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争热议中国摩托车产业往何处去
2010年11月30日 15:53 3950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中国摩托车业正值内忧外患。
近日,在重庆召开了第九届中国摩博会,这是亚洲最大的摩托车盛会。大长江、中国兵装集团旗下的建设、嘉陵、宗申等,日本本田、美国哈雷等国内外大型摩托车生产商悉数参加。
激烈的争论甚至超过了摩托车的热销:摩托车到底作为交通工具还是向休闲娱乐化方向发展?交通隐患严重、高排放高污染的摩托车应该彻底退出城市,面向农村,还是被队伍正逐渐壮大的电动车所取代?
问路“国三”标准
国三,对传统摩托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提出严格的技术要求,迫使生产企业在发动机、供油系统等方面不得不进行的技术革新。它于2010年7月1日在全行业实施。大长江、宗申、隆鑫、嘉陵、建设、本田等70多家摩企还早在一个月前,在北京共同签署了《绿色环保宣言》。
国三的出台,被业内人士认为因地方阻力晚了三年,艰难而出。
金融危机后,中国摩托车正经历着史上最艰难的内外环境。
出口大幅萎缩。2008年,中国3000万摩托车产量,有一半销往海外。到2009年,出口锐减为600万辆。
国外巨头大举入侵。国际知名品牌哈雷-戴维森早在2005年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今年升级为商贸公司,对中国市场大量进口高档摩托车。
节能减排压力,汽摩行业首当其冲。城市禁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少大中城市,如北京、广州已禁摩多年,新崛起的电动车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在平原城市和二三线城市……
摩展会前夜,中国兵装集团旗下7大摩托车品牌在全国推行“国三”标准,本田携新大洲-本田和五羊-本田来到重庆,“发布的新车突出科技、节能、环保,大幅度减低燃油消耗量。”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堀池达说。
然而,国三标准虽然提高了传统摩托车的环保要求,但大幅度的技术改造,付出了高昂代价。
重庆鑫源摩托车研究所项目工程师余秀娟称,由于7月1日后,消费者购买摩托车必须达到国三标准才能注册上牌。该公司不得不增加了碳罐、触媒消声器的投入,以使CO2的挥发降低,并改动油箱设计以降低燃油量,导致改装成本增加500元/辆。“现我们所有车的零售价都提了。”他说。
国内摩托车产量多年第一的大长江集团副总陈义新坦陈国三带来的成本变化:“采用智能电喷系统,成本增加1150元;不锈钢消声器又增加50-80元,贵金属单触媒增加150元。”以其主打产品豪爵铃木主流车型为例,对应国三标准预计成本增加500-1500元。
对以农村为主要市场的中国摩托车来说,庞大的成本开支如何消化?
“由于国三标准不是简单的外观改造,对摩托车会造成一定的涨价,大一点的厂家内部会消化掉部分价格,小厂家就难说了。有的厂家还可能作假,借机涨价,或不改装,损害的是消费者。”中国汽车协会摩托车分会秘书长李彬说。
从7月到现在,国三和国二标准的摩托车仍然并存销售,尤其在农村。
更致命的是,国三治标不治本,尽管提高了传统摩托车的尾气排放标准,但和采用清洁能源的电动自行车相比,当地政府更青睐后者。“禁摩”之门难以打开。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