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高端装备制造

2010年10月22日 8:45 71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近图本土,远观海外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时速200公里及以上。
  2009年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数已达到6552公里;根据我国铁路的规划,到2012年我国将建成客运专线42条,总里程为1.3万公里;而到2020年将建成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当前我国高铁最高时速已超过400公里。
  根据2010年1月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投资计划,2010年铁路投资将达823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较2009 年增长16.7%。预计在我国铁路建设高峰的2010到2012年,总投资将至少维持在8000亿元的水平。
  当前高铁装备制造已逐步成为我国的优势产业,中国高铁产业多次获得海外订单,并实现了出口地区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转变。高铁建设前期基建行业首先受益,主要包括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电气化工程和站房工程;随后受益的有车辆制造、铁路信息系统和铁路运营维护等行业。
  海洋工程装备——
  更远、更深、更强
  广义的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可分为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等三大类。而狭义的海洋工程装备则主要指海洋油气开发所需的海洋钻井平台、海洋采油平台和海洋工程船舶等三类装备的制造。
  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代表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上的利益,目前对于该领域的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扶持将会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建立研发中心和划拨科研经费等方式来增强我国的技术实力,此外还通过税收和贷款的优惠来减轻企业的负担。我国是海洋工程装备的需求大国,未来还有望通过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帮助国内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09年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信部曾明确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重点,针对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工、储运等方面的装备需求,主要内容包括海洋移动钻井平台(船舶)、浮式生产系统、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到2012年关键技术要求全面突破。
  我们预计“十二五”规划还将继续加强对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设计技术、项目管理技术以及建造技术的支持和引导,提高我国在该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预计未来政策对海洋工程的支持将重点放在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配套设备,以及深水海洋油气钻采装备。我国是海洋石油开发的大国,但当前海洋工程市场占有率仍不足10%。随着技术攻关和政策扶持带来未来国产化率进一步,油气开发装备产业链相关的钻井平台及设备、工程船舶、采油平台、水下工程等将获益。

[1] [2] [3] [4]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