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受挫萨哈林 未阻中国油企入俄找油
2010年09月29日 8:35 5723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资源的诱惑
然而中石化受挫,并不影响中国油企对那里的关注,萨哈林岛勘探开发程度虽低,但其远景储量大,而且那里距离中国本土市场近,油气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对国内市场油气供应有重要的意义。日本油气企业也一直未放弃对那里的投资企图。
上述国土资源部文件显示,在石油储量2.9亿吨的萨哈林一号项目中,除作业者埃克森美孚持股30%外,日资企业SODECO也同样持股30%,并列成为该项目的第一大股东;而在最成功的萨哈林二号项目中,日本三井萨哈林控股有限公司和日本钻石天然气有限公司总计持有37.5%股权。
“日本公司之所以在萨哈林投资巨大,重要的原因是那里距日本本土太近。一旦有了发现,直接通过宗谷海峡就可以将资源输往其本土市场。”张抗说。
2006年7月,日本中部电力公司正是通过萨哈林能源公司(壳牌控股企业)获得为期15年的LNG供应合同,后者承诺向中部电力公司每年提供50万吨/年,这也成为该公司主要的气源之一。
近日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副总裁Alexander Medvedev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说,如果萨哈林三号项目需要接受外国公司参与的话将首先考虑邀请日本公司,其中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和三菱商事株式会社都在候选名单之列。
“对俄远东地区油气资源,中日两国能源企业竞争十分激烈,几年前著名的安大线、安纳线之争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上述中石油高层说。
当时,日本政府坚持要求俄政府承诺,这条长距离的输油管道必须先抵达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之后俄方才可以修建到中国大庆的支线,否则日本政府将收回价值115亿美元的融资建议。
“如果管道只修一半,那就会出现很大的风险,即石油将永远到不了日本,我们不能把纳税人的钱投向这样一个冒险的项目。”当时日本经济产业省负责能源政策的中川先生直白地说。
对此观点,时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的李福川博士深表认同。
“中俄支线提供原油3000万吨/年,中俄铁路再提供2000万吨/年,俄远东石油产能已基本耗尽,还有日方什么事?”当时接受采访的李福川指出。
上述中石油高层表示,三大中国石油央企目前都已将萨哈林的数个项目放入自己的项目候选池中,对Alexander Medvedev的表态也很关注,但目前尚未作出任何投资决策。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