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材名镇”三年整治 大沥产业置换路径

2010年09月25日 8:59 78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9月16日,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广东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奠基。以此为中心,大沥计划打造广佛国际商贸城。这个知名的 “中国有色金属名镇”、“中国铝材第一镇”期望向产业总部经济转型。
       广佛国际商贸城坐落于一片1857亩的土地上。在过去30年中,这片土地分属5个村委会15个产权单位,大部分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中了600多家厂企、2000多家废旧塑料加工档口、100多万平方米违章建筑,其工厂缴纳的土地租金是周边上万名村民的收入来源之一。工厂粗放式的自发经营曾是佛山 “民营之城”的显著特征。
       三年前,以取缔废旧塑料行业、节能减排治污为序幕,大沥镇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进行全面整顿。
       所有人都在关注,大沥是否因为铁腕治污而导致产业空心化。区镇两级政府以产业升级和融入城市的途径化解传统制造业大量搬迁停产的困境。大沥镇以农村土地集约运作的方式结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并期待用置换出来的土地升级产业与增加人口密度,从而拉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治污
       2007年废旧塑料回收基地清理整治行动。南海区、大沥镇两级政府以取缔废旧塑料行业企业群为突破口,开始了行业铁腕治污。先后出动逾6000人次,取缔2000余家废旧塑料加工档口,腾出土地1857亩。
       随后,所有产生污染的行业,都被列入整治之列。从关停镇内仅有的3间陶瓷厂,到175家小熔铸企业全面关停、555个小熔铸炉关闭,再到182家铝型材及相关企业的环保整治,铁腕治污在大沥镇整个区域蔓延。
       取缔废旧塑料业留下的土地,被定位为发展“广佛国际商贸城”。按照南海区与大沥镇的设想,这片区域拟承担“大沥的生产服务中心”和“南海城市中心区的北部重要节点”的发展任务。包括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在内的6个项目将破土动工,酒店、高级商务办公楼等都将建设成为大沥镇的地标。
       联村位于该片区内,此前拥有经营铝型材、有色金属等多种类型的厂企,其中半数以上是废旧塑料行业。
       其村委会主任黄树荣说,联 村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到达瓶颈,要摘掉三顶帽子。“第一顶帽子是安全隐患,第二顶是世界闻名的‘垃圾村’称号,第三顶则是经济无法提升的帽子。”黄树荣说。
       如今在联 村里行走,街道整洁、空气清新。黄树荣形容,过去这里曾是烟尘弥漫、还未进村就闻到刺鼻气味的地方。据统计,由于废旧塑料加工产生污染,该地区癌症发生率比其他乡高3到5倍,其中鼻咽癌和肺癌占比突出。
       黄树荣给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废旧塑料行业造成污染,村委每年用于清除垃圾400万元,道路维修、清理渠道等300-400万元,即总共用在环境治理上的费用约700-800万元。
        “而收回的土地租金只有500万元一年,”黄树荣说,“实际上村里一年还要亏损200万。”
       从前在该片区的高能耗高污染工厂已往郊区方向搬迁。黄树荣坦言,搬迁主要是企业自身在承担支出。
       淘汰落后产能,兴建新产业,一去一来之间联 村实现了增收。今年以来,联 村投入100万元首创二次报销,即村民的医药费用在保障局报销完毕后回到乡里还可再报销原价的60%。此外还投入1200万元,为村民一次性购买退休保险。

       土地因素
       “治污”既是目标更是手段,而促使政府与社会不遗余力进行产业调整的背后,还有深刻的土地成因。
       珠三角一体化、尤其是“广佛同城”提出以来,佛山市各级政府均依据新的定位重塑了其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与广州接壤的南海区对自身区域的认识转变尤为强烈。南海区区长区邦敏在公开场合直接指称南海区就是广州的一部分。
       大沥镇商务中心区是南海区千灯湖片区往北延伸的地块,是广州与佛山之间9.5公里距离的中间地段,被区镇两级政府寄予了“黄金走廊要出黄金”的厚望。根据大沥镇镇长吴绍秋的分析,“出黄金”的“当务之急是要扩充环境容量”。
       与治污同步的是佛山市“三旧”改造。佛山市经贸局局长李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用“置换”一词来解释“三旧”改造对佛山市的意义。“不把落后的产能淘汰,新兴的战略型产业就进不来。要把落后的置换出来,新兴产业才流入得更快。这不仅是改善环境的问题。”李坚说。
       按照南海区的设想,土地置换出来以后的用途是建设“都市型产业”。南海区区长区邦敏在早前接受本报采访的时候就预告了大沥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的开建。该交易中心就是“都市型产业”的一种。
       区邦敏表示,“都市型产业”是一个大的概念,就是“对城市发展起促进作用、将对环境的消耗降到最低,能够实现产业环境与城市达到共赢,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发展的产业”。“都市型产业”已在桂城、罗村、丹灶等街道推广。
       “都市型产业”所需要成片的大面积土地,原有的农村分散化管理不能满足,一般选择“政府征用和租赁土地,统一规划开发”模式。经过长时间拉锯式谈判,大沥镇政府最终与5个村委会、15个土地权属单位达成共识。由大沥镇政府组建商贸中心区发展有限公司,与15个土地权属单位签订协议,将1800多亩土地全部集中统一开发经营。其中,政府征用200亩土地,用于建设广东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余下土地则返租出去。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