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为国内焦炭行业带来挑战与机遇

2010年09月20日 8:48 640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政策刺激对焦炭行业作用有限
  
为减缓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阿根廷政府2008年推出了总额高达132亿比索(约合37.7亿美元)的振兴经济计划;英国政府2009年1月公布了总额高达23亿英镑(约合32亿美元)的汽车业扶持计划;美国众议院则通过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主要用于大规模投资和退税;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项总额达35亿欧元(合46亿美元)的能源投资计划……此次危机的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我国政府频频出手:2008年年底,国务院出台了规模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年初又通过了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轻工业、石化产、电子信息业、有色金属和物流业等十大行业振兴规划;为促进消费,财政部、商务部2009年预算补贴200亿元推广“家电下乡”方案……这些举措有效拉动了处在下行周期的中国实体经济。
  此次扩大内需措施中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部分,对焦炭下游的拉动最为直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钢铁,对拉动焦炭消费需求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投资拉动的需求,是短期“治标”的办法。
  然而,尽管国家大力支持,调控力度如此之大,2009年我国焦炭行业还是出现了全行业亏损,这与国内焦炭行业的生产刚性,政策的时滞性,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关系密切。另外,国内焦炭产业低效的生产方式,产能严重过剩也加大了焦炭产业复苏的难度。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