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水电站密布白龙江舟曲引发生态追问

2010年08月10日 8:44 48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多因素背后的脆弱生态
  记者查阅2006年的数据发现,白龙江流域的武都、文县、宕昌、舟曲、迭部就有在建和未建的大型水电站98座。在这些水电站中,有水土保持方案的不足30%,有些虽然编制了水土保持方案,但基本上都没有按方案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弃土、废渣就地就近随意倾倒。
  比如,仅舟曲两河口至大川乡安子坪10公里河段内就有石门坪、两河口、虎家崖3座水电站,有数10万吨开挖的弃土、废渣直接倾倒或堆放在白龙江河道,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若遇特大暴雨极易酿成泥石流灾害,危及下游两岸村庄及陇南市政府所在地武都城区的安全。
  舟曲县一位不愿具名的村干部称,修建水电站后,山体被水浸泡松软,水电站附近随时都会发生滑坡。另外,修建水电站、采矿、挖沙使得整个河床上弃满了乱石,一旦发生暴雨,这些石头会被洪水裹挟,形成巨大的摧毁力。
  地质专家、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杨勇日前表示,大型工程的建设引起了当地(舟曲)地质结构的松动,沿途随地倾倒了很多工程废渣,这些废渣在强降雨条件下,很容易垮塌并被冲进河道,堵塞泄洪河道,形成堰塞湖。
  根据两年前《甘肃经济日报》的报道,在白龙江一处不到5公里的河段上,大约就有四、五十条采沙船轰鸣着,部分河床已大片裸露,大量机械在河面上作业的同时造成了河水污染,长期挖沙也使河床局部升高,给河道疏通和防洪留下了隐患。

[1] [2] [3]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