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水电站密布白龙江舟曲引发生态追问
2010年08月10日 8:44 4812次浏览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分类: 相关新闻
招商引资“交手”天保工程
张启荣举例说,仅他所在的单位——白水江林业局就有两座水电站,皆于上世纪70年代修建,当时装机容量很小,经2000年扩容改造之后,目前一座能达到1800千瓦,另一座为2000千瓦。正因自己曾参加过水电站的建设,加之这些年负责实施“天保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他对白龙江流域的水电站建设颇为熟悉。
而这种熟悉是长期以来在实施“天保工程”中与各个水电站“交手”的结果。
由于在实施天然林保护的过程中,最初规划、或是已经成型的林地,在修建水电站时常被破坏,而交涉的结果常常不理想。
张启荣说,由于大部分水电站是通过招商引资而来,其有当地政府的批文、有环境评价报告,因此在“交力”的过程中,摩擦不断。
上世纪末,随着各地“天保工程”的实施,曾经被一些当地政府视为经济来源的“伐木产业”渐渐不被允许,于是有条件上马水电站的地方,又将此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
根据舟曲县水土保持局公开的资料显示,为了促进舟曲县经济发展,2003年开始,舟曲县出台许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大力开发水力资源修建水电站。
从2003年至2007年,共有53个水电开发建设项目签订合同,其中41个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已建成或在建,另外12个马上就要开展前期工作,这些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占全县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80%以上。据统计,上述41个在建或已建的水电站工程合计弃渣达3834.8万立方米,水土流失预测量达74.9万吨。
此外,在这些水电站开发建设项目中,70%以上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大多数企业主存在水土保持意识差、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脆弱的生态环境又会遭到一次严重的破坏。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刘传正曾经表示:“搞水电站、工程建设、建设公路铁路、开采石油和天然气,都会导致地表变形,并产生滑坡泥石流。”
在记者获得的当地一份材料中称:“近年来,由于(白龙江流域)各地(市、县)小水电开发、开矿、修路开发建设项目的增多,一方面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开发不当,给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给人为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带来了很大隐患。”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