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两伊石油外交仍在探索阶段

2010年07月30日 9:49 554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两伊外交特点
  中国与两伊石油外交还处于探索阶段。与其他中东国家的石油合作一样,中国与伊拉克、伊朗的石油外交不是就石油而谈石油的简单的双边外交。
  我们对两伊的石油外交,首先是中东地区外交中的一个重点节点。与伊朗和伊拉克开展石油外交,不能不涉及牵动该地区整体的外交格局。其次是大国外交的一个焦点。与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外交努力必然涉及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对中东的外交战略和活动。第三,与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外交分别面临着巨大的国际政治风险和资源国国内政治风险。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和负责任的大国,必须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伊朗核事件,执行联合国的制裁决议。中国也必须在与伊拉克的合作中,在充分尊重资源国的利益的前提下,开展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外交努力。这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因为这些特点,加强联合开发和综合外交行动成为必然。两伊特别是伊拉克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公司的竞争市场。中国在第一轮招标中与BP公司的成功合作和突出表现令世人刮目相看。在第二轮招标中,中国石油公司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面对着众多国际公司的竞争。目前,国际石油公司普遍采取组成财团的方式参与,以应对伊拉克苛刻的条件,也提高谈判的能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三轮招标,伊拉克依然推行相同的服务合同的合作模式,中国公司不仅需要加强彼此的联合,也要考虑与国际石油公司的联合。
  我国对两伊的外交比较单一,石油色彩浓厚,其他色彩淡弱。实际上,两伊或中东地区的外交活动涉及的不仅是石油,也必然涉及民族、派别、文化、宗教等问题。在中东地区任何一个国家,很难避开这些问题而顺利推进石油合作。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中东国家的关系史不过百年,但是根扎得很深。在中东国家独立和国有化后,其依然与中东国家有着深厚的传统关系和多层次的纽带。中东国家(包括两伊)的政界和商界的高层人才大都在西方受过教育,与西方政界、商界和文化领域的合作关系深厚。目前,伊朗、伊拉克等中东国家在石油合作中十分容易地接受西方的标准、原则和习惯。
  在资源国,单纯推进石油合作和石油外交可能会面临民族主义情绪的抵制和社会方面的风险。这种倾向已经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一些苗头,值得注意。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