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边上的城市 北京水资源压力逼近极限
2010年07月28日 8:53 3811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达到1972万,接近2020年的总体规划人口规模,并以每年54.3万的速度膨胀。按照这一趋势,南水北调为北京增加的水量,会被庞大的人口数量吞噬。为给北京输水,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两个市已将水稻全部改种玉米。
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已经启动,如果一切顺利,北京第十水厂将会在今年11月底之前具备进场开工条件。
第十水厂位于朝阳区定福庄,是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之一。
按照计划,第十水厂的水源将分别来自密云水库和通过南水北调进京的长江水,设计日供水能力可达50万立方米。
据了解,北京市2009年市区的最高日供水量是278.8万立方米,而2010年的夏天尚没过完便已经打破了这个记录,市区日供水量达到286万立方米。
供水量增加在于人口增加。近日,北京市政协《关于促进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案》披露,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达到1972万人,人口总量以每年54.3万的速度膨胀。
北京市的水资源压力正在逐步逼近极限。
极限边上的城市
第十水厂的规划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但几经辗转直到今年才真正付诸实施。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水源方面经过几次变动,主要是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状况发生了变化,致使整个项目必须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监毕志清告诉本报。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第十水厂的国际融资顾问。
据了解,第十水厂曾计划于2008年开始建设,至2010年建成投产。2010年也正是南水北调输送长江水到北京的时间。但“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许多经济社会因素发生了变化”,使送水进京的时间推迟到2014年。
南水北调送水进京的时间,不仅关系到配套工程的日程安排,还关系北京市整个水资源的供给状况。这迫使北京将对现有水资源的应用推向极限。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年人均水资源为210立方米,是中国年人均水资源的1/10,是世界年人均水资源的1/40。
“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是造成北京市水资源压力的主要原因。” 曾任职于北京环保局、长期研究北京水资源问题的专家王建告诉记者。
王建指出,由于北京市在节水方面的措施和力度,在工业、农业方面的用水量都有所下降;而生活用水方面也不能说是节水不奏效,但是人口增长得太快。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近日,北京市政协《关于促进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案》披露,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达到1972万人,人口总量以每年54.3万的速度膨胀。
与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形成对照的是,北京市本地现有的供给水源日益紧张。
密云和官厅两个水库是北京市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二者设计库容均超过40亿立方米。但近年两个水库的库容仅维持在10亿立方米左右。
地表水供给紧张的情况下,地下水也成了北京重要的水源。但地下水超采所带来的问题已经显现。
“与60年代相比,北京的地下水大致减少了106亿立方米。”王建说,“这导致了地面沉降的出现,地面沉降又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三分之一地下网管的破裂就与此有关。”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只能把寻找水资源的目光投向相邻的河北省。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