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遭多国封堵 中国企业期待反制杀手锏

2010年06月10日 8:33 100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6月9日下午消息 针对美国发起的对中国铝型材双反调查,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路长青昨日表示,忠旺去年已有所预料并关注此事件进展,虽然最近美国双反调查限期已经延期,作为中国行业龙头企业,忠旺从未放弃应诉的准备。

  发达国家打压中国铝型材意图明显
  2010年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铝型材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提出立案的是美国钢铁工会和铝型材公平贸易委员会。根据美方数据,2009年,涉及此次双反范围内的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铝型材金额约5.14亿美元,一旦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我国大量以建筑铝型材为主的中低端产品将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此前加拿大、澳大利亚已经对中国铝型材进行双反调查并大幅加征关税,中方虽积极应对加拿大的调查,但仍然未获成功,在随后的澳大利亚双反调查中,国内企业由于前面的失败表现并不积极,使澳大利亚海关很快做出征收反倾销税的初裁。
  路长青表示,此次美国双反中国铝型材主要集中于中低端的低附加值产品,并未涵盖一些高附加值的工业铝型材产品,而高附加值的大断面工业铝型材正是忠旺成功转型后的优势所在。2009年,虽然澳大利亚提出双反,但忠旺出口澳大利亚的销量创下历史新高,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
  “作为制造业,在整个行业中一定要具备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过去单纯依赖成本优势的经营策略是不可持续的,这也是早在2002年忠旺就开始向高附加值工业铝型材全面转型的根本原因所在。”路长青对新浪财经说道。
  专家表示,在中国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遭到一系列贸易摩擦的同时,我国对一些资源性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也受到美欧的质疑,并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其指责中国对原材料出口,采取包括关税、配额等限制措施,扭曲了国际贸易,提高了国际售价,使欧美下游产业受到损失。
  “以铝型材为例,美国直指铝型材的原材料上游电解铝市场是由政府控制的,而不是市场价格形成的,这是此次美国对中国产品提起双反调查的主要原因。”华南一家铝型材企业人士说。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国内出口的铝材64万吨,同比增长96.7%;其中铝条、杆及型材的出口量仅为2.4万吨。令行业人士担心的是,铝型材连续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失利之后,全球其他地区也将发起对铝型材的双反调查。“下一个可能就是欧盟。”商务部人士判断。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毋宁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