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台铝轧机订单“喜落”镇江宏业科技
2010年05月25日 15:33 1198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张建宪
“名不见经传”。年初,国内一家民营企业新上的铝板带箔项目中一期工程所需的26台铝板带箔轧机全部交给了铝加工装备行业新秀―――镇江宏业科技公司。这个令行业巨头都紧盯的项目,是如何被这个铝加工装备界的“无名小卒”“拿”下的呢?据了解,由同一家装备企业向同一个项目供应26台轧机,在铝加工行业实属罕见。更何况这是一家不足十岁的“小”企业。
“小”企业“大”作为。其实“小”企业并非小,据笔者了解到这家公司创业尚不足10年,按现行分类标准只是中型企业,无论从设计制造的先进性、可靠性、设备的性价比及服务能力等硬实力分析,还是从企业的历史、业绩、名气、声誉等方面的软实力考量,宏业科技还只是个新秀,但能担当一个项目中26台大设备的生产任务凭的是实力,靠的是真本事。
日前,笔者来到掩映在江南丘陵葱茏之中镇江宏业科技公司。在显得拥挤忙碌的厂房里,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第一台1600mm冷轧机的牌坊已吊装立起、进行预装配,7月份将运往项目现场安装,另一台2000mm铝带轧机的牌坊也已运抵车间。按照合同约定,到2011年底,26台宽度自1550mm-2300mm不等的铝带冷轧机、铝箔中精轧机、精轧机,需全部设计、制造、安装完成,将如期交付使用,这些轧机生产的品种涵盖普通铝板带、空调铝箔、印刷用版基,直至医用、食品用、包装用双零铝箔等多种规格。
在宏业公司,笔者在向科技人员请教、向现场技师询问、向管理人员咨询,综合起来,与这家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做法,确有其个性特点:
坚持“量体裁衣”、柔性竞争。一位从事自动化控制的高工形象地说,大企业是向设备用户推荐型号合身的“衣服”,我们是在为客户“量体裁衣”, 与客户耐心地商量更成熟、更先进而且更经济的的解决方案。据了解,该公司自2005年制造成套设备以来,已交付使用的的冷轧机、铝箔轧机21台,同时还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制造了配套的拉弯矫直机、铝箔立式分切机、卧式分切机、铝箔涂层机等设备。根据客户要求,这次26台轧机的最大卷径均要求达到2500mm,其中工作辊宽2200mm的卷重要达到20吨以上,该公司的产品设计制造能力将新上一个台阶。
坚持自找“短板”、持续改进。该公司把管理方法中的“木桶理论”被用到企业发展上,从研发、设计到用户的现场服务,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着产品的档次和企业的水平,换掉一块短板,水平面自然就会上升一次。该公司负责人和他的团队部分成员,从事现代铝加工装备技术工作已有25年以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了华东铝铝加工项目、丹阳大亚铝箔项目的引进和建设,通过在国外学习交流、现场的安装调试、设备投产后的现场维护、改造和国产化工作,对铝带箔压延轧制技术,特别在自动化控制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2001年创业进入设备制造业后,在设计理念和制造能力上努力与行业发展相同步,通过消化吸收前沿技术、优化设计能力、整合装备制造资源,该公司的设计制造能力不断提升,目前,铝箔精轧机的单张箔叠轧的轧制速度、产品的针孔数、厚度公差、产品成品率等质量、效率指标,均达到国产设备的先进水平。他坦言,企业之所以能够持续进步,就是能够不断查找自身的弱点加以改进、认识到与国际、国内一流企业之间的差距并积极追赶。目前,该公司已经与意大利一家企业开展了设备制造的合作,
坚持“换位思考”,以用户的利益为重。“只用一卷试车料,就能轧出双零箔”,是业内对宏业科技的评价亮点。铝加工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步伐很快,特别铝箔轧机的的效率指标、质量指标、消耗指标不断在提高,客户对设备的技术参数指标非常关注;铝加工产品是资金密集型产品,一卷料就是十万、二十万,安装调试周期、试车料成本,为企业所重点关注。今年三月,笔者在浙江杭州瓶窑的一家大型铝箔企业听介绍,该企业订购镇江宏业科技的两台双零铝箔轧机安装调试后试车,确实能够做到只用一卷铝板一口气轧到0.0065mm,随后设备就交给企业的主操投入生产,这在国内企业不多见。“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工程师小蒋介绍说,“这也要归功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通过把各项技术参数,包括我们多年来从铝加工生产现场收集整理的不同产品各道工序的生产工艺参数,统统编入程序,然后在计算机系统上模拟调试、生产,机械、电气和工艺人员集思广益,把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都预先排除,努力做到一次投料通过”。此次宏业科技之所以定订下这张大订单,也与这家铝加工企业是宏业科技的老客户、对企业的制造能力十分了解有关,对下重金订下这批轧机有信心。
何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制造业如何打造适合自己条件和个性的“核心竞争力”?笔者在生机勃勃的宏业科技公司的采访过程中,思考很多,启发很大.但我们相信,这只是个开始......!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