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金龙精密铜管集团李长杰悠闲的思想者

2009年06月01日 8:16 1546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打败“老师”
  金龙集团依靠自主创新获得突破后,产品生产出来后非常紧俏。于是,金龙集团就想着再从芬兰引进设备,但这时看到巨大市场利益的芬兰奥托昆普公司拒绝了金龙的要求。
  与此同时,奥托昆普公司也开始在中国布局,在中山合资建了一条生产线。而被拒绝后的金龙集团依靠自身积累的技术开始自己生产设备,先后在上海、新乡设立了三条生产线,不久又在珠海一下子设了三条生产线,将奥托昆普的中山公司死死包围了起来。
  转眼两三年的时间,金龙集团在全国的布局初步成型,奥托昆普的压力非常大。更加致命的是,金龙集团的产品打入了奥托昆普的老家——欧洲和北美市场。看到金龙集团迅猛的发展势头大有压过它的趋势,奥托昆普开始着急了。
  在申请到金龙集团核查被拒的情况下,奥托昆普开始在国内提起知识产权诉讼,但因为其并未在国内进行相关注册,最终在诉讼中也失败了。
  万般无奈之下,2004年9月21日,奥托昆普给金龙在美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发了律师函,认为金龙出口到美国的铜管都是非法的,并将金龙在美国的1600万美元和3200吨铜管全部封存到美国市场。这对“刚从病床上爬起来”的金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不幸的是,金龙在美国的合作伙伴和代理商也让李长杰感受到了“商场如战场”的残酷。合作伙伴要求金龙付占压库存的租赁费,代理商急着要“代理费”。
  焦急的李长杰找到奥托昆普公司谈判和解。但自认为打中金龙“七寸”的芬兰人提高了要价,金龙面临更大的损失。奥托昆普要求每条线补偿100万美元,这是当初在北京起诉时要价的两倍。
  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的1月,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从未涉及复杂的国际纠纷的金龙日子很不好过。金龙面临两条路,要么交罚款,要么打官司。但是,在听取律师的意见后,李长杰决定交罚款换市场。
  “律师认为可以打赢,但长则三年,短则两年半。我们已经拖不起了,也许三年后等来胜利消息的就是一个‘寿终正寝’的金龙。”于是,李长杰做出了一个“壮士断腕”的决定,为此付出了700万美元的代价。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却是,不久传来了芬兰奥托昆普公司铜管部解散的消息。此时,李长杰迅速做出一个决定,将其发明铸轧法的专家小组聘任到金龙来;并将其一个财务副总裁聘任到金龙当商务副总裁,开拓世界市场。
  李长杰总能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恰当的决定。终于,金龙赢得了全世界同行的尊重,李长杰成为第一位进入国际铜加工协会的中国企业董事。
  李长杰说:“在铜管方面,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在我们面前骄傲。”

[1] [2] [3][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l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