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企海外寻煤 加大电煤进口平抑煤价
2009年05月26日 9:13 4672次浏览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徐炜旋
平抑国内煤价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煤炭降价实际上从2008年10月份就已经开始,但国内电力企业实际增加进口则大多于今年2月份。
对此,杜作敏认为,主要是因为去年11、12月国内煤炭价格的下降速度超过国际市场,所以煤炭进口量并没有大幅度增长。但进入2009年,由于煤炭方面提出较大幅度涨价要求,煤电双方至今未能签订本年度电煤合同,且我国从今年开始又对进口煤炭实施零关税政策,故此在数量和价格上都给进口煤炭提供了可能。
对于加大电煤进口是否是借机向国内煤炭企业施压,以增加煤电谈判筹码,参会电力企业负责人拒绝对此做出评论,但加大进口以“平抑国内煤价”并增强议价能力却已是各电力企业的共识。
马晓平指出:“按照当前国际和国内不同的市场形势,我认为进口煤是中国电力企业特别是沿海沿江电厂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需要从海外进口一部分电煤来补充需求量并平抑国内市场价格。”
而解居臣认为,加大电煤进口有三个作用:包括调质、补量和议价。他指出,由于国内煤炭市场比较特殊,有些时候很难真正反映市场供需情况,比如限产保价、安全整顿,所以电力企业有议价的要求和想法也是应该的。
但进口煤炭的成本优势也受国际煤价变动和海运价格变化所影响,近期,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已从金融危机后最低的600多点上涨到5月21日的2665点,连涨14天,加大了煤炭进口的成本。
刘康表示:“华能在3月份BDI指数处于低位时已订了约50-60%的船,也有部分船到目前为止仍未能锁定。但即使按照现在的海运价格,定下来的煤炭仍可以确保比国内煤价便宜。”
相关分析师认为,此轮BDI指数上涨主要因素也跟中国加大煤炭和铁矿石等大宗干散货进口有关,所以国内电企加大进口煤炭也应注意因此可能引发的国际煤炭涨价,以使得进口煤炭丧失价格优势。
市场波动也是现货贸易的弊端所在,通常国外煤炭进出口商都倾向于依据长协模式进行贸易,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电企大都选择现货贸易。
解居臣解释,中国与日本不同,前者是产煤大国,而且煤炭产量完全可以满足电力企业需求,只不过当前一些特殊因素导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产生偏差,所以才加大了煤炭进口数量。假如说国内煤炭价格适中,或者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也有可能还要转手从国内采购煤炭。
也有电企认为长协更具有价值。中电投燃料管理中心主任曹焰表示:“中电投通过进口优质动力煤和国内煤炭掺配需要稳定的供应比例,供应机制应该是长期稳定的,所以长协贸易模式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