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王”陈景河:最大财富不是黄金 而是炼金术
2009年05月25日 10:51 7290次浏览 来源: 环球企业家 分类: 贵金属
黄金历来就是财富的象征,陈景河被喻为中国的“金王”,但是他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而是炼金术。
从一个几乎被废弃的贫矿起步,紫金矿业(2899.HK,601899.SH,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崛起离不开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景河的“金手指”:发现紫金山“中国第一金矿”,实现全球最低的开采成本,在恰当的时机低成本收购。
1977年,当客家人陈景河从福建永定土楼走出,进入福州大学地质专业学习时,上杭县紫金山及中国许多地方的矿藏都还在沉默中。现在,他领导的紫金矿业已是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控制金属资源最多的公司。
经济危机来临,全球矿业巨头市值大幅缩水,令他看到了新一轮扩张的机遇:“这一轮(海外并购)如果做准了,我认为紫金矿业在2020年成为全球一流矿业公司的目标就完全有可能实现。”
陈景河在国内点石成金的“金手指”,能够在海外续写神奇吗?
创新型的低成本
全球第一大黄金生产商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迟至1983年才进入黄金开采业,其至为关键的一步是在进入行业的第二年,通过并购一家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拥有一座地下金矿的矿山公司,收获了一支采矿队伍和一批技术专家。
“采矿队伍,技术专家”,对矿业公司来说比金子还珍贵。2007年,紫金矿业每克矿产金的成本只有57.64元,仅为国内平均水平的45%,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最低的。人们普遍认为,极低的采选成本要归功于以陈景河为首的技术型管理团队。从1982年开始,他本人参与福建省地质八队长达10年的地质勘查,探明了紫金山上金下铜的成矿构造,在随后的开发阶段又探索出了全套采选工艺。
追根溯源,这种低成本采选模式根植于陈景河本土化的技术观,当他谈论起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各类矿石时,语调就会变得兴奋起来。
从1993年开始,紫金山金铜矿就一直是紫金矿业的核心所在。这座中国储量最大的单体金矿(属于氧化矿)位于福建龙岩上杭县城正北14千米处,2008年该矿生产矿产金17 428.43千克,约占集团矿产金总量的61.2%。实际上,紫金山金铜矿只是一个贫矿,一度几乎被上杭县放弃开采,直到2007年,其入选矿石品位也只有0.61克/吨。
无独有偶,巴里克黄金公司碰到的第一座足以支撑公司长期发展的金矿也是一座氧化矿,只是同样是露天开采,陈景河创造性地运用了罕见的高陡帮开采方式。上下最高落差达300米的梯田型开采道上,矿石被一圈圈剥离,破碎后集中堆浸,再以氰化钠溶液溶解浸出矿石黄金,然后以湿法冶金法获得成品金。
露天开采加上大规模堆浸,使紫金矿业的采选规模及成本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以往中国最大的黄金矿山日采选矿石量在2 000吨左右,紫金山金铜矿现在的采选规模则超过10万吨,矿石品位低因此不再成为缺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紫金山金铜矿对极低品位资源的综合利用,面对那些品位低至0.1克/吨、几乎没有利用价值的矿石,陈景河命人将这些矿石拉至山北口的拦渣坝下进行堆浸,之后不再搬移,这样既加固了大坝(大坝承受着巨大的泥石流压力),同时也可获得一定量的黄金。
作为一个技术型领导者,除了鼓励下属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从堆场布局到黄金冶炼,涉及生产的各个环节—陈景河甚至还提出了“科技免责制”这样超出所有人预期的计划:任何科研人员均可提出项目和研究方案,经评议后立项研究,如若失败,提出者和研究者不负任何责任。
在他的积极引导之下,员工们的创新潜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以选矿厂的布局运作为例,紫金山金铜矿目前有三个选矿厂,其中二、三选矿厂的位置较低,用车辆从山顶运送矿石至两个选矿厂费用太高。工人们便打通天井,将矿石运到天井旁倾倒而下,再以轨道电机车或运输皮带运送至二、三选矿厂,这种独创性的方法既缩短了运输距离,矿石从落差高达100米至400米的天井坠下又起到了自然破碎的作用。
早在1999年即开始实施的工程外包模式被认为是紫金矿业低成本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使公司可以集中于选冶主业,不必承担大型设备每日高昂的折旧费用。这一模式不仅让紫金矿业的开采成本大幅下降,也间接造就了当地的另一富豪—新华都(002264,股吧)的陈发树。1999年,陈发树买下福建省水口电站一批大型工程机械,本想修理好卖出赚取差价,后来买家出现问题,这批工程机械便积压在手里了,适逢紫金山金铜矿由硐采改为大规模露天开采需要大型设备,新华都便适时进入,其下属工程公司一直承包着紫金山的露采工程,新华都也在紫金矿业2000年股份制改造时成为8家发起人股东之一。不过,随着税务政策的变化(矿业企业自购大型采掘设备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税,工程公司不享受优惠),如今陈景河也在酝酿对未来一些重大建设项目采取自营模式,他认为,只有不断否定所谓的成功经验,才能有真正的进步。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