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中国应尽快调整资源税政策 扩大征税范围

2010年03月03日 9:36 111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推出时机成熟
  面对不断加大的通胀隐忧,资源税的改革是否会成为物价上涨的推手,并动摇基础尚不稳固的中国经济呢?
  刘克崮认为,推出资源税改革目前对宏观经济整体走势尚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一旦经济全面复苏,改革增税将对本已上行的价格产生不利影响预期.而石油、煤炭等相关重点行业也均具备承受能力,因其经济效益良好,且增加的税负不重.
  他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已企稳回升,且增速逐步加快,诸多机构预测今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可能达到两位数.1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持续上升,通胀预期已开始显现;另一方面资源价格仍处在较低位运行,改革增税对价格总水平影响有限.
  "错过这个时机,资源税改革将极可能不得不再次搁置."刘克崮并明确指出,资源税改革对物价和企业的短期不利影响有限,长期则有积极影响.
  他进一步分析称,从短期看,改革对物价的推动作用有限,因中国部分资源产品价格既定,如油价、天然气统一实行政府指导价格,基本不受资源税的影响.其他能源产品(如煤炭)短期看,因资源税改革增加税负不多,价格上涨有限.
  而从中长期看,价格变动主要仍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价格上涨後将减少下游需求量,能够起到抑制不合理需求、平抑物价的作用.
  从对企业的影响看,虽然短期可能因税负无法全部转嫁,资源开采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会有所提高.但考虑到前两年的结构性减税和低利率政策使得企业税负和财务成本大幅降低,根据资源税改革方案,按2009年全国油气煤产量和当前价格测算,全年净增加资源税不到300亿元人民币,仅为结构性减税5,000亿元的6%.按能源企业目前的盈利能力,完全可自行消化承受.
  从长期看,资源税改革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提高资源税税率,加速对高耗能产业的调整,促使企业节约开采和利用资源,实现生产经营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转变.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