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作者:刘金娜 申三中 2021/11/9 9:00:00

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雷沟铝土矿区设计年生产能力80万吨,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实施地下开采铝土矿矿山,但采矿证至11月25日将到期,这意味着,如果不能提前拿到新的采矿证,生产可能会被中断。负责办理手续的矿权申报工作组深知责任重大,几经努力,最终在10月14日,拿到了新的采矿证,提前完成了采矿证延续工作,为矿山合法开采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何洪 2021/11/8 13:05:00

目前我国主流合金元素添加技术包括中间合金形式添加与合金元素添加剂形式添加。中间合金加入技术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我国运用。从社会效益和材料性能指标方面看,中间合金加入技术属于重复生产环节,即中间合金与最终合金材料的制造工艺高度重合,只是中间合金产品中所含添加元素的比例更高。中间合金的制造需要将热熔温度提升至高熔点金属熔化温度才能完成生产,在造成较高的能耗和原料消耗的同时,也相应导致对空气的污染及碳排放的增加。且中间合金本身作为高温熔化的产物,制造过程中的低熔点金属易烧损产生杂质,导致最终合金材料纯净度的下降,影响材料的最终性能。目前我国中间合金形式的合金元素添加方式已逐步被淘汰,现阶段中间合金类产品多用于规模较小,技术不够先进的铝合金工厂以及合金元素添加剂无法攻克的种类。

作者:侯爱红 2021/11/8 9:02:00

近日,由中色科技自主研发的国产首台套2800毫米六辊铝带冷轧机组在西南铝现场顺利通过验收,填补了国内空白。

作者:王祝堂 2021/11/8 9:00:00

据国外媒体近期报道,俄罗斯国立研究型科技大学与克拉斯诺雅尔斯克(Klasnoyarsk)磁体动力学科学生产中心共同研发出了一种新工艺,可制备独特的、前所未有的高强度特耐热导电铝合金,取代在航空航天器和高铁上应用的更昂贵、更重的铜导线。这种新的工艺是先采用电磁模铸法铸造直径10mm的线坯,再在400℃进行处理,以获得稳定的组织(见图)。有这种组织的铝合金比现有所有铝合金的热稳定性都高,可在250℃-300℃下保持其优秀性能。

作者:新锐 2021/11/8 8:59:0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深化再生资源行业产教融合,突破行业人才瓶颈,更好地促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近日,《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于设立再生资源产业专项奖学金的通知》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首个专项奖学金正式启动。

作者:李丹 杨宪涛 2021/11/8 8:58:00

10月21日,中铜资源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签订资源合作协议。中铝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董建雄出席签约仪式并见证签约。中铜资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沃拥军与天津地调中心副主任朱群、南京地调中心处室主任王天刚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

作者: 2021/11/7 10:16:00

2021年1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重点行业协会工业稳增长工作座谈会,钢铁、有色等13家重点行业协会参加会议。

作者:张潇潇 2021/11/7 10:15:00

11月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

作者: 2021/11/7 10:14:0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上级党委要求,及时将党的关怀温暖传递到防疫一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中,金川集团党委专门划拨100万元党费,用于慰问战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党员干部,支持职工医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作者: 2021/11/7 10:11:00

“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五矿党组书记、董事长翁祖亮在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学习座谈会暨集团公司党的建设经验成果研讨会上强调。随后,中钨高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公司董事长李仲泽在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三届十六次董事会会议指出“要以大格局谋划高质量发展”。

作者:郭志民 2021/11/7 10:10:00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公布了2021年度有色金属建设行业工程咨询、勘察、设计及信息技术等成果评价结果,中铝集团共有129项成果获奖,获奖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充分彰显了在行业内领先的业务与技术优势。

作者:木子 2021/11/6 9:21:00

日前,中国工程院面向2035的新材料强国战略研究发布。作为“新材料强国2035战略研究”项目的学术性成果展示,研究分析了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问题,梳理新材料产业政策,围绕新材料战略需求,研究新材料强国发展战略总体思路、强国特征及发展目标,针对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提出重点发展方向,研究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和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支撑和参考。

作者:赵婧琳 2021/11/6 9:20:00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有色金属行业6个项目分别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作者:郭沛宇 2021/11/6 9:19:00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召开,再次让科技的光芒熠熠生辉,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此备受鼓舞,更加拼搏奋进。值得有色人骄傲的是,有色行业荣获奖励的6项成果,为我国在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上实现突破贡献了“有色智慧”,而付出辛勤汗水的科技工作者更为有色科技发展续写了光彩的一页。

作者:李而亮 郭岩 2021/11/6 9:18:00

10月10日下午,在这个寓意“十全十美”的日子里,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诚信)北京密云基地欢声雷动、热闹非凡。高大宽敞的厂房内铺着深红色地毯,两台红白相间、“容装”亮丽的铲运机显得格外耀眼。金诚信旗下的湖北金诚信矿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金诚信)“金安拓”KAT307铲运机下线仪式正在这里举行。铲运机上悬挂着写有“金品质、拓天下,好设备、诚信造”字样的鲜艳条幅,与当天的喜庆气氛交相辉映。

作者:刘京青 2021/11/6 9:15:00

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236.75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减产26.18吨,同比下降9.96%,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193.61吨,有色副产金完成43.14吨。另外,前三季度,进口原料产金78.73吨,同比上升5.56%,若加上这部分进口原料产金,全国共生产黄金315.48吨,同比下降6.53%。

作者:谢鹏程 2021/11/5 11:05:00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南铜业党委持续推动“学党史、强党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向深入,建立动态跟踪清单,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民心工程,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职工心坎上。截至目前,云南铜业共计1040项实事,已办结945项,办结率达90.87%。其中,本部67项实事,办结65项,办结率97.01%;所属党组织972项,办结880项,办结率90.54%。云南铜业党委以办结实事的速度、办好实事的力度,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职工看得到、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作者:季平 2021/11/5 11:03:00

驰宏青海鸿鑫牛苦头矿区坐落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距离格尔木市区320公里。牛苦头采选工程(一期)于2017年9月26日提前65天完成矿山设计施工,并实现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然而,试运行1个月后,铅锌金属产量不到400吨,铅锌回收率分别只有37.47%和45.94%。截至2017年年底,试生产阶段产量提高至1090吨/月,当期铅回收率达到83%、锌回收率达到60%左右。

作者:赵婧琳 2021/11/5 9:20:00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有色金属行业6个项目分别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作者:魏星 2021/11/5 9:13:00

11月3日,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到江铜集团调研,并与省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他强调,省属国有企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国企作用、彰显国企担当,千方百计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做强做优做大,努力在各自行业领域勇争一流、走在前列,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