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天津口岸钢材进口量下降19.2%

2005年01月12日 11:21 59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2004年天津口岸钢材进口量下降19.2%   天津口岸是我国钢材进口的重要口岸,年进口量约占全国钢材进口总量的10%左右。据天津海关统计,2004年天津口岸进口钢材194万吨,价值15.2亿美元,进口钢材量比2003年(下同)下降19.2%,而价值却增长10.4%。这是自1998年以来连续6年钢材进口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首次出现的钢材进口量下降。2004年进口平均价格却明显增长,且创1998年以来最高纪录:783美元/吨,增长36.6%。   2004年天津口岸进口钢材的主要特点是:   一、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比重增大。2004年,天津口岸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钢材145.9万吨,下降22.4%;加工贸易方式进口42.5万吨,增长17.8%,占天津口岸2004年全部钢材(下同)总量的21.9%,比2003年增加6.9个百分点。   二、钢材进口量持续低下,平均价格逐月攀升。自2004年5月以来钢材进口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平均价格整体逐月攀升。进口量在经历6月16.1万吨的小幅反弹后,7月、8月持续下降,8月创今年以来单月进口量最低水平,9月至12月虽有回升,但幅度较小;但平均进口价格保持上涨水平,在7月“飚升”至1000美元/吨后,8月以来稳定在900美元/吨至1000美元/吨之间,到12月又创新高,达到1011美元/吨。   三、板材进口较往年减少。2004年天津口岸进口钢材中:钢铁板材127.1万吨,下降31.1%;钢铁管材及空心异材47.9万吨,增长50.7%;角钢及型钢5.1万吨,下降43.2%;钢材棒材4.6万吨,增长25.4%。   四、自日本、韩国进口钢材居多。2004年天津口岸进口钢材中,自日本进口69.1万吨,增长10.2%;自韩国进口68.1万吨,增长9.1%。从上述两国进口量占同期天津口岸进口钢材总量的70.7%。   业内人士认为,进口钢材量减价增的主要原因是:   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现。2004年4月份国家加大对钢材等投资过热的行业实行宏观调控力度后,国内钢材价格出现大幅回落,从而导致钢材进口大量减少。   二、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异。2004年国际钢材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比国内价格高15%-20%,较大的价格差异,抑制了钢材的进口。   三、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影响。2004年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钢材需求强劲,特别是美国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国际钢材价格呈高位走势。因此,中国的几大钢材进口货源地日本、韩国、俄罗斯、乌克兰等纷纷将钢材出口市场投向美国,减少了对中国钢材的出口量。   四、国内钢铁企业生产能力增强。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替代进口钢材,提升了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一、高端钢材进口增长反映出国内产品结构急待调整。一些高端产品,如无缝钢管,2004年天津口岸进口31.2万吨,增长48.3%;宽度大于600毫米的合金板材,进口5.9万吨,增长19.9%。我国钢铁企业一方面在中低端产品上重复投资,另一方面高端产品缺口增大,显示钢铁产品结构失衡、急需调整。   二、国际市场钢铁贸易纠纷的解决有利于钢材价格下降。美国、欧盟在2002年相继采取了不同形式的钢铁进口限制措施,接着拉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也相继采取了保护本国钢铁企业的进口限制举措;我国也对5种产品实行临时保护措施,这对全球钢材价格上涨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世贸组织(WTO)已裁定美国限制钢铁产品进口不合法,美国商会已经初步同意取消钢铁进口限制措施。该举措将降低钢材的进口成本,有利于减小美国钢材价格上涨的压力。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