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治乱:围绕15万个矿山的4个子行业全线突围

2008年12月29日 9:37 32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据理财周报报道:行业低点催生并购热潮,央企成整合主力,中铝继续攻城略地,中电投欲收购青铜峡铝业(本月26日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银川隆重举行)


   一个字总结2008年的有色:“乱”。
   2009年有色金属怎么走?中金说:“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将围绕行业整合进行。”更为形象的说,就是治乱。

从哪里分散,从哪里开始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矿山吗?答案是超过15万个。
   但是,“和矿业发达国家相比,矿山小而多,而且基本上一矿一企,集约化程度很低。加拿大,同样是矿业大国,但矿业企业总共只有200多家。”招商证券的赵春、王晓丹如是描述。
   一句话,行业集中度太低了。那么哪些行业的集中度最低呢?理论数据如下:稀土行业的集中度状况最好,前5家占全球总产量的71%,其次是钛材,由于进入壁垒相对较高,前5家占全球68%的份额,依次的顺序镍57%,铝43%,铜40%,锌28%。生产所需的中间环节中,海绵钛43%,氧化铝45%,基本相当。
   但稀土的国内集中度却仍然不高,包钢稀土(7.59,0.01,0.13%,吧)就从来没有当好龙头,限产保价也以失败告终。所以,稀土、铝、铜、铅锌将是此后最主要的整合角色。
   西南证券有色金属行业研究员兰可认为,“央企无疑将成为这场有色产业整合的主力军。”
  “纵观有色行业的并购整合,如果是民营企业,市场的因素居多,如果是国企,则更多的是由政府政策主导。”。

谁并购谁?
  现金流充裕、资产负债率较低、行业地位显著企业将出击。从这些综合来分析,中国铝业、紫金矿业的确将是领衔龙头。
  那么,谁最具备并购的实力?中金给出的回答是:
   紫金矿业现金流较为充裕,目前仍有货币资金56.6亿元,中金预计其2008年的自由现金流就将达15亿元,且目前其资产负债率仅为23%;且紫金具有丰富的收购兼并经验:紫金矿业自2002年以来整合了一批管理落后的优质金、铜矿,2002年-2007年黄金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26%,2007-2009年外延式增长占黄金产量增长的68%;在成本方面,紫金矿业的黄金和铜矿的生产成本一直保持在行业低端。
   中国铝业及其母公司中铝公司近两年的大幅扩张有目共睹。中国铝业手握150亿现金,但考虑到债务,其承受能力不及紫金矿业,不过比之其他大型金属企业,如包钢50%的负债率,中铝33%的水准仍有空间。因此,中国铝业有两条路可以走,一则通过借债实施收购兼并,二则继续通过母公司运作。
   值得注意的是,金钼股份、宝钛股份、紫金矿业、西部矿业、新疆众和等在过去一年间完成了再融资,资产负债率低,现金流充裕,而且账面现金大于有息负债,财务风险较小。它们可望成为行业整合的发起者。
  与此对应,几家有色公司的财务实在堪忧。深陷套保巨亏风波的云南铜业,3季度末资产负债率74.8%,存货79.2亿元,此外还与云铜集团等在内的关联方之间应收帐款、预付款项和其他应收款等欠款总额高达70.6亿元。锌业股份由于持续亏损,资产负债率3季度末68.7%。
   安信证券对上述两公司下诊断书:云南铜业有较大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锌业股份2007年亏损,预计2008年和2009年也将亏损未来财务状况也堪忧。

四家公司的整合欲望
  中铝公司、中冶集团、中色集团、中国五矿等“中字头”的有色央企已纷纷在A股市场攻城略地,甚至中电投也在“染指”有色金属这块“蛋糕”。据悉,中电投正准备收购青铜峡铝业,以组建继中国铝业后中国第二大电解铝生产商。
  此外,还有一些在2008年未能完成的动作,在2009年仍有望展开。“驰宏锌锗一方面并未放弃重组金鼎锌业,另一方面明年还存在其他市场化的收购机会,比如公司已启动对内蒙古铅锌资源的勘探。”兰可表示。
   因此,行业集中度小的有色金属子行业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并购的高发领域,最急切需要并购来解决行业问题的是钨行业。四处打“伏击站”的五矿就一直想吞并湖南有色打造“钨王国”。目前得到控股株冶集团和*ST中钨的湖南有色集团40%股权,市场预期还不会罢手。
   包钢稀土正在奋力的整合北方资源。南方稀土矿也整合动作频频。今年7月25日,五矿有色、赣县红金稀土和定南大华三方签署五矿赣州稀土发起人协议;8月1日,中色股份与江苏卓群、常熟盛昌以及新丰丰源签署了中色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出资人协议。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