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石油需求越来越大 中石化看好中东能源(2004.2.12)
2004年02月12日 9:52
77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中国对石油需求越来越大 中石化看好中东能源
1月1日,中石化在伊朗打出了第一口高产工业油流井,放喷燃烧火焰高达四五十米。
1月27日,中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下文简称中石化)中标沙特的一块约4万平方公里的天然气气田的开采和生产权;与此同时,中石化积极参与竞投伊朗16个新油田的招标工作,这一系列举措已引起了美国方面的关注和不安。近日,美国驻华使馆官员约见中石化高层管理人员,要求中石化退出竞标,但被中石化拒绝。中石化一位高层管理人士表示:“中石化将不理会美国要求”,并“将竭尽全力继续执行有关竞标伊朗油田开发项目的计划”。
沙特将中国看作未来重要的合作伙伴
沙特对中石化中标的消息反响热烈,当地各大报章都突出报道了此事。《利雅得报》发表社论,强调沙特油气勘探与开发市场已不再依赖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中国、印度等国都具备了与沙特开展合作的条件。《生活报》指出,中国公司中标将使中国在海湾地区天然气勘探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沙特将中国看作未来重要的合作伙伴。《祖国报》指出,中石化中标标志着中国参与中东地区能源合作已进入成熟期。
实际上,早在去年7月底,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邀请全球40家石油公司的120名专家齐聚伦敦,为沙特天然气开发项目进行宣传时,中石化决策层就对沙特东南部3个富油气区的开发项目表示出了浓厚兴趣。
中石化是伊朗开发卡山油田的首选合伙人
中石化与伊朗的正式合作始于2001年。当年1月8日,中石化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伊朗卡山区块风险勘探服务合同》。合同总投资1.6亿美元,最低投资额为3600万美元。该项目是中石化首个海外油气风险勘探项目,对中石化走出国门,与外国强手竞争,进一步开发伊朗乃至中东地区油气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卡山区块方圆近5000平方公里,位于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地质结构复杂,勘探难度很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及伊朗公司先后在该区块进行了数年勘探,但均一无所获。
2003年5月5日,中石化在卡山区的第一口井开钻。德黑兰时间2004年元月1日0点55分,中石化在卡山区打出了日产1000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井,放喷燃烧火焰高达四五十米。这是当地有史以来打出的第一口油井,附近居民看到火焰,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数百人前去围观。
中国驻伊朗使馆经济商务处的于建忠向记者介绍说,中石化在卡山区的胜利让伊朗看到了中国企业的实力,也彻底消除了中方在该项目上能否获得回报的疑虑。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勘探局局长马哈戴斯对中石化首战告捷表示祝贺。他称赞说,中石化是一家非常出色的企业。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总裁米尔穆艾齐表示,如果卡山区块的石油储量具有商业规模,根据合同,中石化将是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开发卡山油田的首选合伙人。伊朗媒体也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中石化名声大震。据悉,中石化对卡山区块的油气储量看好,第二口井拟于4月开钻。如进展顺利,中石化还将钻8口井。整个工程预计要耗时数年。
招标工作将于今年7月底结束
据悉,伊朗16个区块油气田的对外招标工作定于今年7月底封标。这16个区块分布在伊朗的不同地区,是否储有油气尚不清楚,风险很大,一些国外石油公司对竞标持积极谨慎态度。中石化正在收集资料,对相关项目进行认真研究。
美国一直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美国会通过的《达马托法》禁止美国及外国公司与伊朗签署2000万美元以上的油气合同。《达马托法》对美国公司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外国公司大多不把它当回事,法国道达尔公司最先挑战《达马托法》。前不久,日本公司在美国的压力下,放弃了上述竞标,然而,它迄今尚未放弃对伊朗阿扎代甘油田的开发权。
我国石油消费量仅次于美国。2003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同比增长了10%。为确保我能源安全,开发海外能源项目势在必行。伊朗是我国第二大原油进口国,中伊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伊方一再要求我国政府推动中国公司在伊油气开发领域的投资,两国在此方面合作前景广阔。
(东华技术部:025-84208666-1823、1826)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