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看待铜库存的持续下降(2004.3.9)
2004年03月09日 9:45
71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理智看待铜库存的持续下降
受供应短缺、需求复苏的激励,国内外铜价在2004年一开始就表现得非常强劲,此后,受消息面影响,价格一路飙升。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月期铜一举突破3000美元/吨的价位,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期铜也冲上30000元/吨高价,铜价创出自1995年8月以来的新高。伴随着铜价的一路暴涨,全球三大金属交易所(LME、COMEX、SHFE)的铜库存总量持续下降。铜库存的减少已引起投资者和贸易商、贸易商的密切关注,目前库存总量已成为交易者关注的焦点。
诚然,铜库存持续下降给铜价以支持,但我们也要冷静、理智地看待这一状况,因为影响铜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诸如供求关系、国内外经济形势、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铜的生产成本、国际基金业及其他投机资金的交易方向、相关商品如石油的价格波动影响、汇率的变化等等。决定铜价走势的根本因素是铜的供求关系,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库存。铜的库存分为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
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visible stocks或apparent stocks),是指交易所库存。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invisible stocks),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库存来衡量。
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铜库存呈快速下降趋势,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复苏,预计2004年全球铜消费增长速度将高于2003年,铜库存将进一步减少。截至2004年1月底,全球三大交易所的铜库存总和已降至71.65万吨,比2002年4月份的峰值(指月末库存,下同)151.33万吨下降了52.65%。其中下降得最明显的莫过于LME,从2002年4月份的97.49万吨降至2004年1月份的36.36万吨,降幅达到62.7%。而最近的数据显示,LME注销仓单的数量攀升至14万吨以上,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LME的库存还将继续下降。同期,SHFE库存下降了53.6%,不过受国储局抛售储备的因素影响,自去年年中开始,SHFE的铜库存就停止下降,并从5万吨附近一直回升至11万吨左右,第四季度至今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COMEX的铜库存在2003年年初达到峰值36.17万吨,至今也下降至23.88万吨,降幅为34.0%,降幅虽较其他两个交易所小,但下降的步伐非常稳定。
交易所铜库存的持续稳定下降充分反映了目前铜市场的供不应求状况,而LME在韩国和新加坡的仓库铜库存已降至为零,这主要是因为亚洲是全球铜消费最为集中的地区。受此影响,目前亚洲市场的现货升水(以到岸价计)普遍上升至120-130美元/吨的高水平。
近年来,由于铜价不断在低位徘徊,在社会总库存中,消费商库存的比例下降,交易所库存的比例上升。而随着铜价走出低价位区并一路快速上扬,铜市已经迎来了隐性库存的增长局面。诸多证据显示,消费商们正在重建他们的铜库存,特别是美元的疲软更助长了消费商重建库存的决心。而国内企业从贸易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有意向增加铜的储备,所以我们在分析库存水平时,一定要考虑到这种趋势。
随着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铜消费的增长明显超越了供应的增长。市场普遍预期2004年的供应缺口将比2003年更大,达到50万吨以上。但除了消费的增长以外,我们不得不承认铜市已经迎来了隐性库存的增长局面。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3月3日,LME铜库存下降到275225吨,SHFE则上升至130333吨。隐性库存对未来价格可能具有潜在的杀伤力需要引起警觉,尤其是一旦铜价出现深幅回调的时候。
2004年,国内铜价仍将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上海期货交易所经过多年的市场运作,已经成了国际市场的三大铜价格定价中心之一,并已经与国际接轨。因此,预计在国际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国内铜价也会继续保持强势。
(东华技术部:025-84208666-1823、1826)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