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看盘]长城伟业景川国际铜市技术解盘( 2004-04-08 )
2004年04月08日 10:30
55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机构看盘]长城伟业景川国际铜市技术解盘
国际铜市场在昨晚在交易中没有能够承接前一交易日的反弹之势,在低位振荡.其技术上的c浪特征较为明显,美元的回落与美国股市的下跌互为消长,对铜价的短期影响有限,铜价在经历了连续两日的下跌之后,进行短暂的修整. 国2月消费信贷增长41亿美元,1月增长158亿美元,而周末前的避险买盘推动美债震荡上行, 伊拉克暴力事件不断升级刺激出现零星的避险买盘,美债震荡走高。交易量稀少,但足以推低基准殖利率至这周至今的低点4.13% 交易商表示,投资者不急于做空避险资产,因为长周末即将来临,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 美债周四将提前休市,周五是耶稣受难节,全天休市。10年期债券小幅上涨3/32,30年期和2年期殖利率分别报4.99%、1.83%。铜市场在多空消息作用于相关市场的涨跌交织下保持着振荡格局.
笔者有关国际铜市场的振荡调整的观点要继续坚持,市场的运行验证了目前区间交易的特征,而铜价在冲击高点之后展开的C浪目前前正在运行当中,笔者有关C浪中的反弹不会改变C浪下跌的观点得到了市场的验证,目前仍然没有结束.
在隔夜交易中,LME铜市场早盘以2903美元开盘,在下探了2880美元后,短线反弹到2920美元,午后再一次下跌到2869.5美元,尾市再一次上行到2878美元报收,场外在COMEX的影响下回升到2886美元一线.成交量为76561手,持仓量减少3805手,总量为175730手.
有关消息: 贸易商周二表示,即使中国的需求已放缓,但美国铝和铜供给吃紧,以及船运费率居高不下,将继续推动铜铝现货升水持于历史高点. 纽约铜铝交易员表示,尽管铜铝现货升水的变化取决于船运地点,但一直以来均持稳在每磅7美分左右.今年剩余时间现货升水将持稳在7.25或7.50美分. 交易商预计价格仍将上扬,随著中国买家解决好装运船只、电力短缺和政府审批等问题以及该国需求的再度上扬,都使得价格仍有可能上涨.与此同时,现有运力短缺,意味著运输成本上升. 贸易商周三称,中国铜买家正在寻求推迟有期合同供货的到港日期,因国际市场铜价优于国内市场铜价.
中国将通过以下七大措施,确保铝产业结构调整及时到位。一是严格规范电解铝生产建设行为。根据《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达不到排放标准或超过排污总量的电解铝生产企业进行限期整治,治理不合格的予以停产或关闭。自焙槽属于落后生产工艺,在今年年底以前全部淘汰;依照《节约能源法》和原国家经贸委第32号令规定,关闭为电解铝生产提供电的小发电机组;凡在国办[2002]29号文下发后违规新开工的电解铝项目,都要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对于未按法定程序环境影响报告书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在建的一律停建,投产的一律停产,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二是从严控制新建电解铝项目。在2005年年底以前,除淘汰自焙槽产能置换项目和环保改造项目外,原则上不再审批扩大电解铝产能的建设项目.三是合理利用铝土矿资源,严禁乱采滥挖。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布局不合理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点,严格控制新建铝土矿矿山,从严审批铝土矿勘察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 四是调整相关政策。从今年起将电解铝出口退税率由15%下调至8%,坚决取消地方违反价格管理权限自行确定优惠电价等政策。五是相关部门要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对违规的电解铝、氧化铝项目,国家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批准,工程设计单位不得承担设计任务,国土管理部门不得办理建设用地和采矿许可手续,金融机构不得提供贷款,证监委不得批准项目上市或扩股、配股募集资金,工商管理部门不予颁发营业执照,电力部门不予供电。外商投资项目也要按此规定办理。六是加快修订铝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重新修订铝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我国铝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区域布局,严格行业准入制度,引导行业有序发展。七是积极支持企业联合重组。鼓励电解铝企业与氧化铝企业联合重组,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电解铝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支持做大做强。但贸易商称多数供应商并未暂停发货,他们急于利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现货铜价较三个月期价每吨高出78-82美元的良机.
如笔者昨日所述,本月的第一个周三期权的交割由于其持仓的均衡性使得其于前几次的交割不同,对铜价的运行影响不大,在昨日的交割中,对铜价几无影响.同时,现货升水的再一次被拉大使得市场的目光将再一次投向现货的挤压中.而复活节的到来使得市场的交投较为淡静.技术上的C浪仍然在运行当中,各技术指标暂时仍然偏向于短空之中,笔者以及多次提及,今日不再赘述.
总之,国际铜市场的调整振荡行情仍然在持续当中,短期内C浪的运行在继续,而长期上涨的运行格局没有被破坏.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